第六六九章 半导体的现状(3/4)

为了改变这种落后局面,八二年,国家投资二点七亿(六千六百万美元)建设的江南无线电器材厂(七四二厂)IC生产线,建成验收投产,是从东芝引进了公司全面引进彩色和黑白电视机集成电路生产线,这是国内第一次从国外引进集成电路技术,产品为双极型消费类线性电路,包括电视机电路和音响电路,八四年达产,产量达到三千万块,成为国内技术先进、规模最大,具有工业化大生产的专业化工厂。

国家部委于八六年提出“七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技术“五三一“发展战略,即普及推广五微米芯片制造技术,开发三微米芯片制造技术,进行一微米芯片制造技术科技攻关。

九零年又提出九零八工程,投资二十亿元;九五年又提出九零九工程,投资一百亿元……

国家层面非常重视,但结果是差距越拉越大!

前世有半导体行业专家总结原因,由于芯片行业更新速度一日千里,半导体相关人才实在是太弱,根本无法吃透引进来的技术,遑论自主研发,并一针见血的指出,八、九十年代承担芯片研发重任的是六、七十年代大学毕业的中年技术骨干,但在六、七十年代,半导体专业的教授……

核心技术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半导体的研发除了人才外,还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

八十年代初,投资一条四英寸晶圆生产线,购买设备和技术需要五千多万美元,如今再投资一条五英寸晶圆生产线,购买设备和技术需要一亿五千万美元,再投资一条六英寸晶圆生产线,购买设备和技术需要三亿美元。

前世,三星半导体公司八零年从美国引进全套五英寸晶圆生产线开始,连续投资,一共投资了十七亿美元,承担了高达五亿美元的早期巨额亏损,才建成具有竞争力的半导体产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