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620章 李靖的大局观(故事番外)(1/2)

当李承乾在大明大刀阔斧的时候,高句丽却是陷入了一场又一场的恶战之中。

战争嘛,哪儿有轻松的时候。

只要刀枪见红,那就是不死不休。

对于战争而言,其实真的没有对错之分,有的,不过是立场。

可能有人觉得这是大唐在侵蚀高句丽。

真实情况是高句丽这些年其实也一直在蚕食汉人的生存空间。

甚至数度威胁到了汉家王朝。

此时,辽东城外,李靖的大军已经渡河有一段时间了,真真正正的兵临城下了。

虽然发起了数次的攻城之战,但每次李靖都留有余力。

换句话说,他并没有压上所有的兵力去破城,否则,搞不好如今的辽东城城头,早就改弦易辙了。

“大帅,这么下去不行啊,添油战术,只会让兄弟们的士气愈发的低下。”就在这时,帅帐之中,薛万彻说道。

坐在上首,李靖却是笑道:“不急,我们要是现在就给渊盖苏文制造太大的压力,这家伙必然会以死相拼,如今,我们可没有和他们这么拼的必要。

而且,我们都清楚,如今的高句丽,真正有能力和我们大唐一战的将领无非就是渊盖苏文两兄弟。

而渊盖苏文坐镇辽东城,渊净土又当做人质一般的留在了荣留王身边,那么其他两路大军的压力不是就要小了一些么?

如今,我们只要死死的拖住渊盖苏文就够了。

这一仗,只要是大唐胜了就行,不一定非要是我们嘛。”

李靖说完,众人都闭嘴不言了。

他们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

可问题是,如此一来,功劳都被张亮和李绩的大军抢了,他们难道就喝汤?

李靖的确在这方面高风亮节,可既然都上战场了,谁不想斩获军功?

看到他们这般反应,李靖又说道:“好了,功劳不会少的。该我们的功劳,谁都抢不走。

但在大局面前,我们也得适当的做些妥协。”

说罢,李靖走了下来,让人将堪舆图摊开,这才说道:“根据之前的消息,如今郧国公已经在攻打卑沙城。

卑沙城上次就被我们打下过,这一次,问题也不大。

据悉,郧国公有望在十日之内拿下卑沙城。

而英国公这会儿也在攻打安市城,安市城的情况能要特殊一些。

听闻安市城的守军为了抵抗英国公,早在大战开始前就玩起了坚壁清野的那一套,不过我大唐也早已今非昔比。

只要我们能拖住辽东城的高句丽主力,安市城被拿下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所以如今,我们哪怕是为了给他们争取时间,也只能将渊盖苏文拖死在这辽东城下。

真要说起来,如今着急的人,不应该是我们才对。

至于说战功,拿下辽东城,拖住高句丽的主力,这份战功还不够么?”

众人闻言,纷纷沉默了,不是不够。是他们想要更多。

只是李靖才是大帅,他们也无法,当下,一个二个也算勉强答应了。

而在另一边,卑沙城外,那叫厮杀得一个激烈。

相比辽东城外的平静,他这边的恶战几乎就没停过。

每战都恨不得战至两军力竭才罢休。

这会儿,张亮正带着大军在卑沙城下玩命的厮杀,很显然,卑沙城的守将挡不住张亮强势的进攻。

无他,张亮的远程火药弹跟不要钱似的朝着城头上飞去的时候,卑沙城里就已经是一片哀嚎了。

高句丽虽然知道大唐有火药弹,但在现阶段,确实没有任何能抗衡火药弹的东西。

而有远程火药弹的压制,张亮的攻城战简直轻松得不行。

当然,张亮也没有一战破城的想法,每次都打到卑沙城后继无力的时候,便以将士们无力再战便退了回去。

倒不是说真没再战的力气了,只是张亮也不傻,真要把卑沙城的守军逼到了绝境,困兽犹斗之际,他麾下的死伤定然不小。

届时,阴沟里翻船都不是没可能。

所以,他如今的想法就很简单,先磨,磨掉卑沙城的有生力量,而且,不间断的远程火药弹袭击,让他们疲于应战,磨他个十天半个月的,他再发起总攻,那就要简单多了。

当然,他给李靖说的,旬日内便可破城不过是保守估计罢了。

以他的估算,最多三日内,卑沙城可下!

“收兵了,收兵了,这狗日的卑沙城,真他妈难啃。”就在这时,张亮骂骂咧咧地嚷了一句。

说完,带着大军就往回撤。

回撤的时候,他和他的麾下,一个个无不是一副拖着疲惫身子的模样。

当然。这也是他早就安排好了的。

每一次的撤退,都必须表现出力竭的模样。

而看到大唐的军队再一次被打退,卑沙城头上,那些将士们无不是欢呼雀跃。

他们都记不得击退了多少次大唐来犯之敌了,虽然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但只要每击退一次大唐的来犯,他们的士气就会增加一分。

“这大唐,也不过如此嘛!”不时,便有人说道。

而他的话,很快也得到了周边人的认同。

就连卑沙城的守将,都是一脸的骄傲,在这一次又一次击退唐军的心理下,他们都忽略了,在这个过程中,城中的守将已经损失了超过三成!

这已经是一个很危险的数字了。

如果是在野战之中,战损达到三成,基本就到了溃败的边缘,这也就是守城战,加之无数次的击退唐军,要不然,他们的士气早就消磨殆尽了。

而就在这时,有亲兵从急匆匆的跑了上来,说道:“将军,大对卢的使者来了。”

一听到是渊盖苏文的使者,这守将也不敢怠慢,连忙说道:“快请。”

他本就是主战派,平日里和渊盖苏文的关系要近得多。

很快,渊盖苏文的使者便走了进来,施了一礼后,正准备开口,这守将便抬了抬手说道:“大对卢这是有什么吩咐?”

“倒是没有什么吩咐。”那使者笑道,“只是大对卢听闻将军这边战况甚为激烈,特意派末将来问问,将军是否需要支援。

虽然辽东城那边压力也大,但将军这边却也是不容有失。”

一听就这点儿事儿,守将当即就摆了摆手,道:“无妨,我这边虽然战况激烈,但就大唐的那些手下败将想轻易拿下我卑沙城,也是不可能的。

就在刚刚,我们才击退了大唐的来犯之敌,说起来,本将军都不知道这是第多少次击退这些大唐的来犯之敌了。

说来也有意思,这些大唐的家伙吧,虽然屡战屡败,但却又屡败屡战,真不知道是该夸他们毅力可嘉呢,还是该说他们只会做无用功呢……”

说罢,这守将还领着信使走到了城头,看了看城下那惨烈的战场。

虽然城下这会儿已经空无一人了,但大战留下来的惨况却是做不得假。

而且,这信使之前就听闻了城头正在大战,自然也不会怀疑。

“将军辛苦了。”信使当即就朝守将躬了躬身。

守将闻言,连忙将其扶了起来,笑道:“都是为了我高句丽,何来辛苦一说?还请信使回去转告大对卢,只要末将还有一口气,定叫那来势汹汹的唐军有来无回!

若是辽东城那边形势严峻,末将这边也还能支援一二。”

“支援就不用了,只要将军这边无碍就好。”信使连忙说道。

作为信使,他自然是渊盖苏文的亲信,虽然职位不高,但权利却是不小。

正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就是这么个道理了。

当然,他之所以拒绝,倒不是因为权利,而是为了渊盖苏文的脸面。

麾下都能顶住大唐的来犯之敌,作为高句丽的大对卢,他渊盖苏文要是还需要麾下的救援,脸上怎么挂得住?

见卑沙城无大碍,信使也就匆匆告辞,他还得赶紧回去向渊盖苏文回信。

而等信使走后,守将看着城下的一片狼藉,却是露出了一脸的自傲。

虽然战场上是狼藉了一些,但也是他无上功绩最好的证明!

看到这一片狼藉的战场,仿佛就像看到了他马上封侯的场面一般,很是惬意。

只要此番击退了大唐的来犯之敌,这一切,都将不再是幻想。

而对于击退大唐的来犯之敌,如今,他是信心十足。

纵使大唐有火药又如何?

汉家王朝,何时真正征服过这片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