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一次_第11章(1/2)

就连在场的校长与老师也这么认为,只是他们知道沈邵家里的生活情况,也没法提这个建议。教育局与他们奖励下来的两千块钱看起来虽然不少,可是到了高中,即便不用交学杂费,参考资料以及生活费都要花上不少。尤其是高三的各种资料又多又贵,还有在用脑过度的情况下,高三生需要补充大脑营养,不然会跟不上学习进度。这些都需要花钱,就连一般家庭养个读高中的孩子都要勒紧裤腰带,更别提沈邵家里这种情况。

再三谢过老师与校长,沈邵又专程买了些水果去班主任李禄家里走了一趟,被李禄强行留下吃了一顿午饭后,才回到自己出租屋里。

当天下午沈邵就买好第二天去芙蓉市的车票,虽然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蓬县赶往芙蓉市的公路还是不太好,他需要早些出门,免得赶到芙蓉市三中附近时,不好找住宿的地方。

第二天一大早,沈邵就坐上了去芙蓉市的汽车,到了芙蓉汽车站后,又改乘公交车,花了不少时间才赶到三中。

沈邵早在上个月放月假的时候,就到三中来报了名,今天是来拿准考证的,毕竟三天后就要考试了。

领到准考证后,沈邵还特意去看了下自己考场在哪一栋教学楼后,才转身走出学校大门,在附近的酒店订了一个房间。

酒店虽然收费比旅社高出不少,但是胜在环境安静,隔音效果比旅社好。他三天后要考试,必须要休息好,而且还能看一看各种物理与数学题型。

在酒店待得有些无聊,沈邵在外面买了几份报纸杂志回来,翻到国际日报时,发现上面用极大的版面报道国内一个十三岁孩子参加国际青少年数学联赛,然后过五关斩六将拿了第一名的消息,同时报纸还特意强调这位顾姓同学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孩子。

他有些感慨的看着报纸上的彩色照片,这小孩长得挺好看,唇红齿白的,那面无情的模样,还真有那么点天才风范。

看过这篇报道后,他觉得自己就算脑子突然变得灵光不少也不算特别了,在人家真正天才面前,他只能算得上得了老天垂怜的庸才,毕竟如果不是这辈子脑袋好用很多,就算他再用功读书,也记不住那么多知识,更考不出全县第一的好成绩。

合上手中的报纸,沈邵一看时间,已经是晚上十点,他走到大大的窗前俯瞰楼下,街道上已经灯火辉煌,这里的夜景是蓬县比不上的。可是他上辈子死前最后一刻,脑子里想到的却是幼时年少无知时,下水摸虾,上山捉蝉的日子。

也许只有人的生命到了最后一秒时,才知道最天真无邪的时光有多珍贵,只可惜时光转瞬即逝,想回头时,却发现物是人非情已逝。

他是个平庸的人,十多岁出来讨生活,在摸爬滚打种学会了讨好人,早就没什么天真可言。后来升级为大厨,见的人物多了,也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连平时勤奋学习知识,也是一半为了爱好,一半为了肚子里多些墨水,以便在给上流世家办酒宴时,如果遇到观厨的贵客不至于说话没内涵。

尽管……他从没有遇到向他搭话的高富帅和白富美。好吧,人生就是如此的无情。

☆、纪念品

沈邵早就打听过,这次三中录取外地生的名额只有一百个,但是报考人数却有几千人。这些能报名参加考试的学生,平时的成绩本来就十分优异,不然连报名的条件都达不到。

这简直就是在一堆将军里挑元帅,尽管沈邵已经做好思想准备,但是在看到校门口密密麻麻送考大军后,还是感慨了一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

考试有三个科目,分两天考完,第一场就是让很多人折戟沉沙的英语。沈邵看着阅读题里复杂的词汇量,叹了口气,这哪里是高中录取考试,这简直就是英语疑难问题汇总,没准让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考,也不一定能拿高分。

一场英语考下来,很多考生的脸色已经罩上了一层绝望的灰色。下午考物理的时候,沈邵看着这些可以与国际物理联赛媲美的考题,对三中出题的变态程度有了新的认知,可怜他旁边的考生,急得脸都白了。

等物理考完,原本信心满满的考生们被打击得怂头搭脑,连出考场后说话的声音都变得有气无力起来。

沈邵很感激老天给了他一个好用的脑子,虽然不敢保证做题时所有答案都正确无误,但至少是把所有题都做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