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一次_第7章(1/2)

“大伯家有叫我一块儿过,不过我也不好老麻烦大伯一家,”沈邵笑眯眯的回答,“以后总要自己过的,早点学着独立也好。”

沈光辉听到这话,颇有些不是滋味,对沈邵的父亲沈建兵的行为更加鄙夷了,为了个外面的野女人,把老婆气得喝药自杀,连自己的儿子也不管了,这是人做的事吗?

幸好沈邵懂事又上进,不然岂不是要白白毁了一个好孩子,他可是听说沈邵在学校里特别招老师喜欢,成绩更是全县排名前几。除了沈邵,他们沈家村还没出过这么能耐的孩子呢。

“看来咱们小邵也长成小男子汉了。”沈光辉笑了笑,没有再说别的,沈邵的大伯沈建军是个老实人,可惜家里条件不太好,对沈邵只怕也是有心无力。

如今家家都不富裕,沈邵又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更别说读书也费钱,沈建军哪里负担得起?

同路人不提这些,沈邵也松了口气,他知道大伯与大伯母是好心人,不过两个堂妹对他不太喜欢,他不想因为自己闹得大伯一家不愉快,更何况他这么多年都是一个人过年,早就习惯了。

大年三十当天,沈邵一大早就起了床,架起柴火把该炖的都炖起来,该切的菜也切了,不一会儿,锅里就传出肉香味。

沈红与沈媛从沈邵家门口经过时,也闻到了肉香味,沈红闻了闻,低声道:“姐姐,沈邵在家炖肉呢。”

沈媛朝冒着烟的烟囱看了眼:“你管他做什么,反正又没有吃我们家的。”

“谁说他没吃我们家的了,”沈红哼了一声,“走,我们也回家吃肉去,妈昨天买了一只卤鸭,我今天早上在碗柜里闻到味道了,可香啦。”她有卤鸭吃,沈邵可没有。以前村里就劝爸妈再生个儿子,免得绝了后。现在沈邵没爹没妈,成绩又好,外面人都传爸妈会收养沈邵。可是她和姐姐才是爸妈的孩子,家里面穷,她们到了过年才能买一件新衣服,凭什么还要花钱养沈邵,难道就因为他是男孩子?

刘淑莲在院坝里听到二女儿说的话,叹了口气,等姐妹两回到家后,就批评了沈红两句,但是见到女儿哭得伤心,就不忍再说下去了,外面那些话她没有当真,可是孩子却当真了。想到这,她叹了口气,原本打算砍只卤鸭腿给沈邵送过去的心思也歇了。

中午刘淑莲一家正吃饭的时候,沈邵端着一个搪瓷碗过来了,里面装着一碗做好的鱼肉:“大伯,大伯母,这是我做的酸菜鱼,你们尝尝味道,过年要年年有余嘛。”

刘淑莲见鱼冒着热气,怕烫着沈邵的手,就忙端过他手里的酸菜鱼,又用空碗挑了些卤鸭与熟腊肉塞到沈邵手里,见他收了才松口气。

等沈邵端着碗走了,刘淑莲与沈建军看着那晚香喷喷的酸菜鱼,两人心里十分不是滋味,有些心虚,有些愧疚,又有些无可奈何。

☆、平行线上的脑电波

大年夜里,以前显得有些寂静的村子变得格外热闹,鞭炮声,小孩子的笑声,狗叫声,让夜晚有了白日的喧嚣。沈邵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吵闹声入睡。

大年初一的早上,他给自己做了一碗汤圆,吃了以后就锁上大门,给自己母亲上了坟后去了县城里。

大年初一的县城非常热闹,因为沈邵之前买的二手房里有旧家电,他把二手房租出去之前,就把家电搬到自己现居的出租屋内。他打开电视,里面正在重播昨天晚上的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们用着标准的普通话说念着哪家企业恭贺全国人民新春快乐,脸上的笑容用放大镜都挑不出半点错处。

虽然已是二十年前的节目,但是一些节目仍旧很精彩,沈邵看了一会儿电视,觉得有些无聊,干脆到书房取了一本书坐到沙发上来看。正看的精彩处,听到楼下传来喧哗声,走到窗户旁一看,原来是舞龙的游行队伍已经走到这边街道来了,街道两边围了不少人在看表演,笑的,闹的,拍手的,节日的气氛十分浓厚。

沈邵趴在窗边看了一会儿,等舞龙舞狮队走过去后,才走回厨房,把自己从老家带来的剩菜热了热,将就吃了一顿。他们这里过年有风俗,大年初一中午是不能吃新做的,要吃去年剩下的饭菜,意味着年年有余。

看着墙上新挂上的日历,沈邵笑叹了一口气,1997年来了。

对经济不关注的人不知道,今年全球将面临重大的经济危机,一些国家的钞票大幅度贬值,很多工厂倒闭,倒是华国在这次危机中找到新的道路,经济得以进步一步的发展与巩固。

沈邵虽有心借着这次机会做些什么,只可惜以他12岁的年龄很多事情不能做,就像是看到玻璃门后面有块金元宝,看得见,摸不着。

想不到的事情就不去想,沈邵重活了一辈子,最好的就是心态,所以在新学期来临后,把自己没法做到的事情就放到了脑后。

现在这个时期,正是国内某些杂志鼓吹小阳国学生有多独立,在华阳两国夏令营中,小阳国小朋友表现得有多好,华国小朋友表现得有多差的时候。很多时候,沈邵翻看一本杂志,就有笔者以忧国忧民的语气在感叹,为什么别人家孩子这么好,为什么我们家孩子这么差,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