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目之所视 抬足便到(1/2)

看这和尚的一身打扮后,庙祝立即起身回屋里取出了几件衣服走到和尚身旁,递给他。

“大师这几件衣服还算干净,大师若不嫌弃就穿上吧?”

“多谢施主,小僧不冷。”普难和尚没接那衣服,只是抬头看着庙里的城隍,眼中闪耀着灵光。

“施主,尽快离开着吧,他不再保佑你了。”普难和尚对那庙祝道。

“你,你......你不得对城隍无礼,马上离开这里。”听了和尚的话,那庙祝气愤道。

普难和尚笑了笑,转身走出了城隍庙。

见那和尚离开,庙祝叹了口气,坐在一旁的凳子上,转身看了一眼身后的城隍。

“城隍大人去了哪里啊?”

很久之前,他就察觉到自己无法和城隍沟通了,当时他很是惶恐,以为是自己犯了什么错误,惹怒了城隍大人。

于是他每天都虔诚的起到,希望城隍大人能够听到他的声音,原谅他犯下的错误。

可是城隍大人却一直没有回应,也不再赐予他法力,他所制作的符水再也没有了治病的能力。

渐渐地,来这里的人也就少了,城隍庙里就变得冷冷清清的,他也慢慢的习惯了。

不过他并没有离开,他相信城隍大人的离开只是暂时的,早晚有一天还还会回来的,就像当初一样,神迹再现。

离开城隍庙之后,普难就离开了郭北县。

破旧单薄的僧衣,赤着脚,走在冰天雪地之中,悠然自得,胜似闲庭信步。

不一会功夫便已经走远,消失在冰天雪地之中。

当天,寒风之中,两匹奔马进入了郭北县城,来人是百骑司内卫,直接进了县衙。

随后,所有的差役都被召集了起来,命令他们在郭北县城内外寻找一个年轻的和尚。

“和尚,他已经走了?”

今天郭北县来了一个和尚这件事情可是不少人知道,因为在大街上,大家都看到了。

“他来过这里?走了,去了那个方向?”

“应该是去了西边。”

百骑司内卫听后立即马不停蹄的飞奔回会稽府报告消息。

这个时候,百骑司郎已经将那位“天奉阁”的大修士请到了会稽府中。

一个身穿淡蓝色长袍的老者,看着五六十岁年纪,身形瘦削,眉毛稀疏,脖颈处有一道三处多长的伤疤。

一脸生人勿近的冰冷神情。

“冯老,普难的踪迹已经找到了,您看......”百骑司郎将小心翼翼道。

“在什么地方?”

“刚刚出了郭北县,金翅雕已经放出了。”

问明了方向之后那老者起身,来到院中,身上长袍随风激荡,然后他整个人拔地而起,好似一只大鸟,顷刻间功夫便已经远去。

“冯老出手,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那普难一身修为还未恢复,更何况冯老还有重宝在手,定然是手到擒来。”

“对,对,对。”

距离会稽府百里之外的山上,

王哲手里拿着那本无名的佛经,这本经书这些日子也会看看。

今日看到了那普难和尚施展的功法,他便想到这里面记载的佛门“神足通”。

因为有“浮光掠影”在身,王哲并未过多的关注,只是看看这其中那位高僧的感悟,看是否有可以学习的地方。

今日见了普难和尚,心有所感,便又拿起来看看。

按照这经书上的记载,这“神足通”算是有三种境界,

第一层境界,目之所视,抬足便到。

这层境界,目光所能看到的地方,施展神通,顷刻便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