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零章 圣人三不朽(求月(2/4)

皇甫懋虽以五万精兵,两万水师常驻安南河内,却不但没耗费国家一钱一帑,反倒时不时将大量银两,还有香料,铁矿与药材等等贡物解送两广。

商弘大概了解过皇甫懋的做法,这位只固守河内,然后以合纵连横之策,离间安南君臣,使得安南一地陷入实质性的分裂。

整个安南军阀群起,割据自守,而那位交趾国王黎元龙,此时只能龟缩于山区一隅之地。

皇甫懋则通过与海商合作,在当地售卖各种军械,还有粮食,丝绸,棉布与瓷器之类,从而获取了大量税收。

皇甫懋的这些作为,无疑是不合儒家之道的,可最近朝廷内部却有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将这些异声强行压制了下去。

商弘知道这是那些商人们的力量,此时的安南虽然战乱四起,可当地盛产各种药材,香料,还有品质极高的褐铁矿——这种铁矿更适合炼铁炼钢,可却是中原没有的。

商弘知道安南的那些军阀,为了从皇甫懋那里换取庇护与军械。不但强征了大量民夫开采矿石,更在极尽所能的采集各种药材。

他们为了抓捕一条高年份的银环蛇,有时候甚至以生人为诱饵。只因这种可以治疗风湿瘫痪,小儿惊风抽搐,破伤风与疥癣梅毒的药材,在中原可以卖上万两一条的高价。

大晋许多知道情况的儒人都忧心忡忡,不忍见安南那边民不聊生。

可问题是,朝廷并未加一指于安南之民。

相反的是,皇甫懋驻军的河内,已经成为安南一地最后的净土。

河内的安南百姓,对大晋都是怀着感激之情。

安南与大晋边境,也是难得的安宁下来。

商弘对安南那边的情况同样感到恐慌,他不仅同情安南之民,更担心后世。

他担心李轩,会成为‘周公旦’那样的圣人。

一旦大晋在李轩的手中进入前所未有的盛世,那么李轩的治国之策,必将成为未来数千年,儒人们效仿研究的对象。

如今儒家的治政之策,不就是源自于周公旦制定的周礼与三代之治么?

可如果这个时代,出现由一位当代理学护法亲手打造的盛世,更胜于‘三代之治’的太平治世,那将是什么样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