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二章 神谟庙算(3/4)

不过汾阳郡王这安排,是否意味着他两年之内,就有把握肃清内乱,甚至是平定麓川?

李轩摇着头:“你的任务可不容易,本王必须从宣大一地抽调十二万兵马进入陕西增援。除此之外,镇朔大将军还得配合宣府巡抚,大同巡抚,一同招抚蒙兀牧民,在长城之外择地安置,增我军势!本王不要部落,而是得编户齐民,设卫所郡县,以流官管制。”

在宣宗以前,大晋在长城之北设有大量的卫所,招抚了大量的蒙兀牧民与小型的游散部落,人数达百万之巨。

可宣宗之后,大晋战略收缩,蒙兀与大晋攻守易势。

长城之外的众多卫堡就守不住了,上百万牧民都丢得一干二净。

朱国能还是答的毫不犹豫:“问题不大,末将可立军令状,两年之内招募三十余万牧民,筹建四万可战之军。”

宣宗之后放弃塞外,是因晋军已经基本失去了出塞与蒙兀人决战的能力。

可如今的形势又与那个时节相同,蒙兀人连续大败。

前后两次宣府之战,几乎锤断了他们的脊梁,晋军已经有力量出塞应战蒙兀了。

朱国能对塞外了如指掌,宣大之北那宽达两千五百里的牧场就此弃置太可惜了,蒙兀那边也多得是被压榨得活不下去的牧民。

李轩对招纳牧民充作骑军一事,却没有太多的期待,他只是尽一切可能打击对手,削弱蒙兀人的力量。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自己的势增一分,那么敌人的势就会减一分。

自家这边增加四万骑军,瓦剌也先手中就少四万人。

少傅于杰则在旁默默旁观。

李轩处理的是卫所军事宜,这属于五军都督府管辖,他们兵部只有建议权,所以无法插口。

汾阳郡王连续三场大胜,也在晋军内部建立起了崇高声望,已经是名实兼备的‘军中第一人’。

卫所军的一应事务,李轩已经有能力一言而决。

李轩随后又令宣府众将暂时离去,只留下了宣府总兵方瑛。

他指着舆图道:“宣大一带抽调的这十二万人马,就由方总兵统帅,经山西前往潼关。我需要你在太原一带停留数日,帮助山西巡抚与太原总兵郭泰,清肃戾皇帝遗毒。你可代本王转告这两位,一定要将那些军中宵小清肃干净,不得姑息。”

“末将谨遵郡王将令!”方瑛的神色一肃,他对李轩的态度额外恭敬。

李轩则继续道:“太原之事了结之后,你可火速南下,增援潼关,任职河南总兵,总掌河南所有卫所兵马。我要你在此处大张旗鼓,做出大举讨伐西安的声势,朝廷也会配合你。”

方瑛听到这里,就不禁神色微动:“只是制造声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