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还俗(1/2)

!--go--

道夕给李神谕出的主意是提出自己跟使节团一同前往汴梁,如此这般一来,道夕便可以从旁起到提醒李从善的作用.

李神谕听完道夕的建议,一时间也没有定论。在她潜意识里,根本不希望道夕离开金陵,不仅是割舍不下就这么与道夕分别,更多的是担心他这一去凶险重重。

而林仁肇自前夜劝降自己伊始,就有点不那么信任道夕的意思,但他又不好表态,于是缄默不言。只有李仲宣很活跃地希望道夕去汴梁,他坚信以道夕的本事,一定能破坏赵匡胤的阴谋,这样一来不仅救下了林仁肇,而道夕本人在南唐的也就闯下偌大名头,得到李煜的重视。李仲宣是很乐意看到这样的结果的。

其实,他还有一点点私心,就是希望跟赵二搞好一下关系,以后能为李神谕谋一条退路。不知不觉,在道夕心里,李神谕已经占据了很大的份量。

想要以见到赵二,就需要道夕在使节团中的身份不弱,如此看来摆在道夕面前的问题就是,他需要取得一个南唐官方身份,就需要得到一个人的首肯,那就是李煜。

“三位觉得如何?”道夕见三人都不开腔,于是问道。

虽然情感上李神谕并不想接受道夕的这个提议,但理智上,这个突发事件最haode处理办法就是如道夕所说那般派一个头脑清醒的人去监督李从善。而自己身边唯一可以信任又能堪大任也只有道夕一个人。

“道夕此议甚好,只是若要在使节团中说得上话,还需要有一个官方的身份。”李仲宣是双手赞成道夕前往汴梁的,他思虑周详,一下就说道了点子上。

混进使节团去汴梁,这是道夕不得已的决定。他想救林仁肇,但又指望不上林仁肇会弃南唐而仕赵宋,所以只有铤而走险,去见见传说中的赵二,看看能不能说服赵二不行这反间计,而是改由自己劝降林仁肇。

李神谕权衡一番,最终还是答应了道夕的建议,“正如仲宣所说,道夕你前往汴梁,需要bixia赐下一个官身,并且身份不能太低,最好就是出访副使的官职。只是,若要玉成此事,不仅要得到bixia的首肯,还有一个问题亟需解决。”

见李神谕点头答应,道夕不禁大喜,急忙问道:“什么问题?”

李神谕犹豫了一阵儿,才说道:“便是需要你还俗。僧人是不能授予官职的。”

“啊?”道夕不禁hahadaxiao起来,其实他自己也不想当和尚了,只是多年习惯使然而已。“这不是问题,小僧这便还俗即可,以后便没有道夕,只有萧左了。”

道夕没过大脑地说出了这番话,却是一人欢喜一人忧。李神谕心存试探想看看萧左有没有还俗的意向,想不到正中下怀,道夕果然不想做和尚了。

而一旁的林仁肇对道夕的忧虑越来越深。初见道夕,以为他将来是一个必有所成就的高僧,再到后来对方流露出劝降自己的意思,林仁肇已经不是滋味了。而现在和尚居然如此嘻嘻haha简简单单地便要还俗,这让他开始厌恶起道夕来。

林仁肇为人严谨,有始有终,最见不得那些半途而废,不思进取,草率行事的人。而道夕此刻便被他划分到了这类人中,更加让他不喜的是,他把道夕之所以如此草率还俗看成了是对方追求功名富贵的不耻动机使然。

“待你还俗之后,我便找机会向皇兄引荐你,如果想得到皇兄的认同,还是需要你自己的努力。”李神谕心情大好,如果萧左真的得到了自己皇兄的认可,再去汴梁立下一番功劳,那么自己与他距离便能拉近很多。这时候埋在她心底里的那团阴霾,顿时烟消云散。

“郡主难道不怕某人其实是想借机抬高身份,然后投于宋主吗?”林仁肇再也忍不住,出言讥讽道。

他这话一出,屋内三人皆是一惊,李仲宣第一个跳了出来,脸带愠怒地质问道:“林将军此言何意。道夕其实那般卖主求荣之人!”

“将军多虑了,”李神谕虽然也不喜林仁肇之言,但仍一脸平静地说道:“萧左的为人,我甚是清楚,再者而言,此事本于他无关,他只是出于一番好心而已。”

“郡主若执意如此,林某也不便多言,就此告辞!”

林仁肇说完,头也不会地大步走了出去。萧左看着林仁肇离开的身影,不禁苦笑不已,看来这误会是越来越大了,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李煜这几天心情不是很好,自己的表妹居然跟林仁肇站在了一起,这让他感到愤怒。他从来没有怀疑过李神谕和林仁肇的忠心,但这不代表他能坐视两人联同起来质疑自己的决定。

在对待宋国的态度上,李煜一直都奉行称臣苟安的态度,只要相安无事,天下便太平,自己就能高枕无忧,如今这两人偏偏要无事生非,妄图于赵匡胤作对,这让他即是震惊又是愤怒。若不是看在李神谕多番于国有功的份上,他早已一道圣旨勒令林仁肇返回长江防线去了。

正在他闷闷不乐的时候,内侍杨恩走了进来,“启禀皇上,水云间统领周其令周将军求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