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0 意大利海岸师团堪称教科书级的群像演出(2/5)

在1939年正式开战前,英国就用雄厚的资本作为武器,从原油市场大量购买石油的同时,还想尽各种办法来阻止德国运油。罗马尼亚所在的多瑙河下游地区陆地交通困难,但多瑙河航运能力却很强大。于是财大气粗的英国人干脆将当时多瑙河中的182条油轮全部买下,即使运能严重超过英国自身需要也坚决不让德国使用。同时英国和法国也在政治层面拉拢罗马尼亚,希望在战争爆发之后能够主动断绝对德国的石油供应。然而让英法没有想到的是,备受苏联压力的罗马尼亚最终在1940年选择了政治上彻底倒向德国。

1939年德国占领波兰之后已经同罗马尼亚接壤,这让英法几乎再也没有能力阻止德国获取罗马尼亚石油。1940年德国进口的207万吨石油中,罗马尼亚的占了97万吨。到了1941年德国进口237万吨石油,罗马尼亚的石油进口量竟然高达209万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苏联空军曾经对罗马尼亚石油设施进行轰炸,但是德军严阵以待并没有取得有效战果。1942年6月11日夜间盟军第一次轰炸罗马尼亚油田,促使德军进一步加大了该地区的防空力量。在之后的两年里罗马尼亚提供了德国三分之一的石油和意大利全部石油,在同盟国眼里罗马尼亚油田就是德国军队最大的“油泵”。

可就当德国人以为可以高枕无忧时,美军轰炸机部队加入了欧洲战场。1943年8月1日177架美制b24轰炸机从班加西机场出发,首次大规模轰炸罗马尼亚最大的普罗耶什蒂(ploie?ti)油田。尽管遭到了德国空军和高射炮部队的激烈抵抗,美军投掷的炸弹还是破坏了该油田近四分之一的产能。之后德国人虽然加强了防范,但同盟国也认识到摧毁该油田的重要性。1944年4月至6月盟军共对其发起24次高空轰炸,投下约13万吨炸弹终于将普罗耶什蒂油田完全摧毁。当1944年八月苏军最后攻入罗马尼亚时,该油田的产量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由于《大战役》“类二战剧情碎片相似相溶的跨剧情融合时空’主线衍生剧情,推动意大利海岸师团堪称教科书级的“群像演出”之下,大为延迟了盟军代号“哈士奇”的西西里岛登陆战。8月1日177架从班加西机场出发的美制b24轰炸机,还没有抵达罗马尼亚,就被德意志的空军拦截并全部击落。没有一架盟军飞机成功抵达普罗耶什蒂油田上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