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0章 蛋壳瓷和九鼎之一(1/2)

“果然不愧是,昔日东三省的首富!”

“这里所埋藏宝藏的丰厚程度,简直是夸张,即便是比起李弥在缅甸的藏宝,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即便这里埋藏的宝贝,对于牛子厚当时的财富而言,可能并算不得什么,可依旧带给了王小涛巨大的震撼。

首先肯定是要涵盖整个古玩四大项的,就连包含广泛的杂项类,也有很多很多,而且基本都,都是十分少见的宝贝。

有名贵的古董瓷器,也有大家的书画作品,还有现在已经被禁止买卖的青铜器,至于说玉器还有漆器,这些同样也有不少。

每一件,都是绝对的宝贝,价值最低的也要在百万以上,动辄数百万上千万的也有不少,其中更是有几件,已经可以达到了过亿的天价。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仅是这里藏宝的宝贝,和当世那些收藏家比起来,除了极少数的存在之外,剩下大多都无法与之媲美。

价值最高的,肯定是当属两家价值过亿天价的宝贝古董。

这样两件珍贵的古董宝贝的价值,可不仅仅只是体现在金钱的价值上,特别是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更是珍贵到了极致。

每一件,都堪称当世之最,拿出来放到博物馆展览的话,一定会带来极大的震撼。

最重要的是,这样两件东西,是对九州历史很好的证明。

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文化艺术巅峰!

一件陶器,一件青铜器。

古玩四大项的分类,是按照陶瓷来分类的,之所以这么份,就是因为古董瓷器分为陶器和瓷器两种。

从最早没有任何釉色的陶器,逐步发展到后期釉彩多变,精美漂亮的瓷器。

这样一件没有任何釉色的陶器,第一眼看上去,可能会觉得很普通,不如带釉色的瓷器那么精美。

但若是仔细观察造型的话,赫然可以发现,这样一件陶器的造型的比例,十分的协调。

无论是形制的规整,还是从比例的协调,都堪称绝美!

现在的收藏圈子里面,提到对陶瓷的收藏,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釉色精美绝对的瓷器。

比如人尽皆知的宋五大名窑,比如元青花,再比如越窑青釉,德化窑白釉等等……

但事实上,没有釉色的陶器,同样十分珍贵。

陶器是陶瓷器的早期产物,那个时期还没有颜料上色,都是以泥土做出造型后,直接入窑开始烧制。

在没有釉色精美的瓷器前,这些造型比列协调精致的陶器,肯定是深受欢迎的,但是随着釉色精美瓷器的出现,这些没有釉色的陶器,就顿显得黯然逊色。

两者对比之下,只是用泥土烧制,没有上釉的陶器,自然是很快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到最后只剩下了有着精美釉色瓷器的存在。

众所周知,陶瓷属于易碎品,但所有古董文物当中,属于最难保存的一种。

陶器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千多年以前,这个时期,还是九州的新时期时代。

这个年代距今,已经过去了足足八千余年的时间,试想一下陶器出现的之早,可想而知!

哪怕是陶器逐渐衰落夏商,直至基本消失的周朝,距今过去也有三四千年的时间了。

这么长的历史长河当中,又有那些釉色精美瓷器的做对比,陶器的保存肯定是不受重视的。

这种情况下,能够得以保存下来的陶器数目,稀少程度可想而知。

物以稀为贵,一件保存完整的陶器,其价值其实是完全不属于元青花,和五大名窑的瓷器。

这样一件陶器,高二十厘米,口径十七厘米,足径九厘米,杯壁厚度均匀,薄如蛋壳,最薄处仅仅只有零点二到零点三毫米。

而重量,更是仅仅只有数十克!!!

为九州新时期时代,龙山文化的酒器,因为杯壁薄如蛋壳,故又被称为“蛋壳陶”。

陶质细腻,表面光亮,敲击有金属声,人们常用“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这些来形容蛋壳瓷。

掂之飘忽若无,敲之铮铮有声,蛋壳瓷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九州人,制陶技术就已经达到了,史前制陶业的最高峰。

许多蛋壳陶的器具上,都可以见到极其细密的同心圆拉坯痕迹,这说明在当时,就已经使用上了快轮拉坯技术,所以蛋壳陶被认识是,世界上最早、最精密的手工机械拉坯工序。

而且其零点二到零点三毫米的厚度,就连现代制陶技术,都几乎不可能做到,但是在八千多年之前的新时期时代,却做到了。

更为震撼的,还有极低的吸水率,经过现代一起对蛋壳陶的分析,吸水率约为万分之十四。这个吸水率是神峨眉概念,意味着完全可以用来盛装液体。

如此堪称黑科技的蛋壳陶,其制作步骤之复杂,技术之精湛,周期之漫长,直到现在,有先进技术支撑的现代制陶业,都无法复制!

最为难得的是,这样一件八千多年之前的蛋壳陶,还被完美的保存了下来!

作为距今有八千多年历史的新时期时代,想要在这样一段漫长的岁月当中,把一件陶瓷保存下来的难度,可想而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