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 摔了(1/3)

“没想到,你手里竟然有这东西!!!”

看着王小涛手中的白蟾蜍毒液,孔勇和孔明华两人的脸色,陡然大变。

本来对于王小涛说什么,他手里面有白蛙剧毒体液的事情,孔家只是当做了一个笑话而已。

白蛙的剧毒体液有多难得,作为孔家的少数知情人,他们再清楚不过了,正是因为如此,才不相信王小涛所言的一切。

可万万没想到,竟然是真的,这让他们真的很好奇,眼前这位年轻人,究竟是怎么得到的这种东西。

“什么白蛙?”

“什么白蛙的剧毒体液?”

“这玩意是什么东东,对于孔家而言就那么重要吗?”

“孔家要这么东西,究竟是要做什么?”

现场一众宾客们关注的焦点,也从王小涛一行人的下场上面,转移到了王小涛说里面,竟然有孔家想要的白蛙剧毒体液上。

现场的宾客有米国佬,也有其他国家移居在丑约的外国佬,同时也有九州人。

和那些外国佬不同,作为九州人,特别是那些从上个世纪起,就移民到米国的九州人,大部分都是知道白蛙的事情的。

这是一种,通体洁白如羊脂白玉般的癞蛤蟆,就连一双眼睛都是雪白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若是把白蛙放到雪窝里面的话,根本不可能有人分辨的出来。

然后在白蛙身上,还有许多密密麻麻的针孔,里面是蕴含的白蛙身体内的剧毒体液,这种剧毒体液也是白色的粘稠状物体,拥有巨大的毒性。

据说,只是一滴,就足以要人命。

当然这些都只是存在于野史的记载,近现代社会,倒是也有人遇到白蛙的记载,只是很少很少,同样也都是一些民间传说,很少有官方的消息,证明白蛙的真实存在。

有关白蛙的最早记载,是出现在东晋时期,当时有个很厉害的知名道士葛洪,在其做著作的《抱朴子》中,曾记载过这样一段话:“肉芝者,万岁蟾蜍也。头上有角,目赤,颔下有丹纹,体重而跳捷。”

另外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就有一位名为鲜于熙的年轻人,曾经生吞过白蛙。

现在的抱朴到院里面,就有葛洪的炼丹处,原名抱朴炉、葛仙庵。

事实上的葛洪,不仅是东晋时期最著名的道士,同时也是一位很厉害的医学家和化学家,被世人赞誉为“小仙翁”。

其所著作的《抱朴子》,在继承了东汉以来的炼丹基础上,还做了很大的发展,对之后道教的炼丹之术,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还为考古研究九州的炼丹史,提供了宝贝的资料。

抱朴是道教术语,最早源于《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翻译到现在的白话文,就是做人要保守本有的纯真,不受外物所诱惑。

另外其还著作了医学巨著《玉函方》和《肘后备急方》,里面记载了各科医学,其中还记载了,有记录证明的,世界范围内,最早治疗天花等疾病的记载。

道教的典籍《正统道教》,还有《万历续道藏》里面,更是收录了其著作十余种。

作为东晋第一道士的葛洪,其实祖辈上面,就有十分有名的炼丹术士,三国时期有名的炼丹术士,号称“葛仙翁”的葛玄,就是葛洪的叔父。

不过葛洪的炼丹之术,并不是从叔父葛玄这里学来的,而是从叔父的弟子郑隐那里学来的。作为继承了葛玄传承的郑隐,见葛洪聪明,便将当时已经十六岁的葛洪,收为自己的弟子。

正是因为葛洪在历史上有着如此高的地位,更是被世人推崇为“小仙翁”,所以后世对于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有相当一部分人,深信不疑。

甚至是有一些偏执狂,更是倾尽毕生,去寻找葛洪传说中的白蛙。

其实王小涛和海明威海大少两人,在九龙山顶废弃的道观内,所遇到的那位,只是其中之一。

纵观九州的历史上,像那位十余年如一日,为了得到白蛙得到成仙,不惜假扮野人之人,还有很多。

只是大多数,都不为人知,泯灭在了历史的尘埃当中罢了!

“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能够搞到白蛙的剧毒体液,孔家想要这东西,肯定也和葛洪的传说有关。”从震惊和有关白蛙的传说中回过神来,现场的这些从上世纪就移民过来的九州人,若有所思的嘀咕道。

这样的声音落下,立马就吸引了其他外国佬,全部的注意力:“这玩意到底干什么用,还有你们所说的,与葛洪有关的传说,又是什么意思?”

“这件事情,说来就话长了,葛洪是东晋第一道士,其巨著《抱朴子》中记载过白蛙……”现场移民的九州人,开始有人讲述了起来。

“你,你是如何得到的?!”此时,孔勇和孔明华父子二人,也又开始追问了起来。

已经确定白玉玻璃瓶里面的粘稠液体,就是记载中的白蛙剧毒体液,他们这心里,对于王小涛究竟是如何得到这东西的好奇心,自然也就水涨船高的,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新高度。

若是这个方法,可以复制的话,那么就可以放开手脚搞了。

白蛙虽然罕见,但不是没有记载出现的地方,只是没有绝对确保没有问题的办法,这才没有大范围的搜寻白蛙。

不然的话,想要找到白蛙的踪迹,其实还是可以的。

“这就不是你们孔家人,所操心的事情了,只要知道我手里面有这东西,就行了。”

“其实只是白蛙的剧毒体液而已,你们完全不需要太震惊,毕竟就连白蛙,都在我手里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