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雷公之孙(1/4)

张栋一句接着一句的这番话,说得好像挺恳切。

但是眼神之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神色,可以骗过其他人,却骗不过王小涛。

“杨遇春。”只听王小涛说了这样三个字。

原本心头暗自得意的张栋,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顿时脸色陡变。

本来他的想法是,即便是这件托架,最终难不住王小涛,可也一定会让王小涛颇费一番周折。

万万没想到,居然就只是这么一眼,就轻而易举的道出了来历。

“清朝的历史上,有二十九位汉人被封爵位。”

“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定南王孔友德,靖南王耿仲明,义王孙可望,一等海澄公黄梧,一等公年羹尧,一等谋勇公孙士毅,三等威信公岳钟琪……等等。”

“杨遇春身经乾陵、嘉庆、道光三帝,三代皇帝对其都极为重视,备受重用,立下赫赫战功。嘉庆帝称之为‘福将’,道光帝封其为王侯,可谓是恩宠极隆。”

“公元一七八零年,杨遇春跟随清朝大将福康安前往镇压各地起义,在应对田五起义、湘贵民起义等战争时,以一当百、骁勇异常,立下赫赫战功,自此得到赏识和提拔。”

“一七九五年,杨遇春再次随同福康安镇压古州苗民起义,再次立下大功。《清史稿》记载:杨遇春率军冲入叛军之中,“纵横决荡,当者辄靡”。其势如破竹之势无人可挡,由此真正成为大清名将,备受乾隆帝赏识。”

“公园一七九九年,乾隆皇帝驾崩,嘉庆皇帝真正掌握实权。此时的九州大地,白莲教起义正盛,杨遇春镇压叛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自此被嘉庆帝称为‘福将’,意为大清之福。”

“在一八一三时,杨遇春镇压天理教起义再立奇功,被封二等男爵,获赠黄马褂。”

“一八三五年,杨遇春辞官,道光帝封其为一等昭勇侯,真正封侯拜相。同时赏赐自己最喜欢的一件藏品,爷爷乾隆帝留下的一件东珠。在清朝,东珠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只有皇帝可以佩戴,嘉庆皇帝处死和珅的罪责中,其中有一条,就是私藏东珠。由此可见,道光皇帝对杨遇春的器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