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七圣路 第八十二章 五台(2/3)

老妪叹了一口道:“兵荒马乱,那些护国的将士怕战火烧到我们百姓头上,便让我们从城里撤了出来。刚好临近这五台山,文殊道场的里的僧人便将我们安置在了这里。这些僧人本是在山上供奉文殊菩萨,现在因为我们来了,每日还会送些吃的来接济我们。这不,他们便从山上搬到了山腰。”

原来是这样,众人听到此处才知道为何那峰顶上的灯火都熄了。没想到文殊道场的僧人还能尽自己绵薄之力救这苦难百姓,倒是比那些不问生死的众神来的慈悲。

莫云又问:“老人家,这五台山方圆甚广,那文殊菩萨的主殿在哪里呢?待明日天明,我们也想去拜拜他,感谢他为我们提供了这安身之所啊。”

老妪听莫云话里透着向佛之心也是露出了笑容,她道:“文殊菩萨的主殿其实不在这五座大峰上,而是在翠岩峰的一处侧峰上,名叫‘灵鹫峰’。你们若是想去,明日待那些僧人布施时让他们带你们前去就好。”

众人了然,岚风又给了这老妪一些口粮,寒暄几句后便撤到了人少的地方。

莫云道:“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出发吧。”

几经周折,岚风等人趁夜色驾云再起,终于在那月辉下寻见了老妪口中的灵鹫峰。这灵鹫峰依附在翠岩峰南侧,比翠岩峰矮了不少。可在这五台龙脉之地上却占据了藏风穴位。

众人落在峰顶,方见一座浑然大殿傍山立在那里,匾上写着“大文殊殿”四个大字。

莫云回望远山叹道:“你们看那南边锦绣峰略低,将这月华与长风放了进来。东西二峰承合抱之势聚气不散,北方叶顶峰居五峰之冠,挡住风势往回推来形成漩涡,正好聚在了这稍矮一些的灵鹫峰上。这等藏风之地,世间并不多见啊。”

木支支捏着玉笛笑道:“久闻佛家四大菩萨坐拥四法之地,有那地水火风。地也,九华山,乃地藏王菩萨道场;火也,峨眉山,乃普贤菩萨道场;水也,南海普陀山,乃观世音菩萨道场;风也,五台山,乃文殊菩萨道场。今日一见,果真不凡!”

“你们还有时间讨论这些?狮王还找不找了?”若雪喝到。

岚风几人一个激灵,才想起还有正事要做。几人快步身形闪进那大殿里,只见四下佛像林立,当中案台俨然。台下放着六个蒲团,那台上的三丈文殊像正眯着双眼俯视着众人!亦有诗为证,诗曰:

北起仙山号五台,灵鹫峰上座文殊。

顶上束着五智髻,耳垂金环荡魔珠。

左持净莲渡世心,右掌慧剑万事明。

禅衣轻落灵明智,镶着月华满天星。

坐下青狮傲立首,一啸河山万恶尽。

祥云堆作玉莲台,严华三圣妙法精。

只是这漆黑的大殿里,众人被这斗大的佛像一瞪也是心里发毛起来。

“如今文殊主殿已找到了,就看这里能不能找到关押狮王的所在。”木支支道。

几人四下查看,见这大殿之中皆是石头金身,案前案后也都没有什么暗格机关,莫云与木支支站在文殊像下眉头紧皱。

“狮王行踪如此重要,我们这么找可不是办法。”莫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