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今天给大家讲一位叫做司马迁的史官(1/4)

“传承。”

看着央视1套《典籍里的中国》最后一幕,东方电视台朱台长叹了一口气。

果然。

没有陈凡在的百家讲坛虽然是百家讲坛,但已然黯然失色。

转头。

朱台长看向了助手。

助手这时却是有些尴尬的说道:“台长,陈凡老师主持的典籍里的中国,确实非常创新。”

事实上。

助手知道。

如果当时东方卫视不将《百家讲坛》推后,碰到这样的一个节目,必然压得也渣都不剩。

……

“本草纲目,这就是我们的中医。”

“李时珍,配得起大医精诚的名声。”

“我想,以后生病了,我更愿意去看中医。”

“为什么,你觉得中医比西医好。”

“也没有。”

“那你还去看中医,为什么?”

“不为什么,就为中医的医德,就为中医领域才传承了李时珍这样的医者之心。”

……

“医者。”

“各位,今天中医给我们西医上了一课啊。”

当然。

这堂典籍里的中国不仅仅影响的只是普通人。

同样。

还影响了一众西医界的人士。

虽然西医界也并不认为,中医凭着这个节目就能比他们厉害。

现代科技就是西方发展而来的,这也就保证了西医将一直领先全世界。

但这一集典籍里的中国。

他除了向众人介绍李时珍,介绍本草纲目,介绍中医之外。

他还向世人传输着他们的医者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对于西医来说,他们是完全比不上的。

正如现在。

虽然西医也一直强调医德,但这个医德哪里来?

西医历史本来就不够,他们的医德根本就没有建立。

而且。

他们就没有想过建立。

就如抗生素这一块。

虽然全世界一直都在强调抗生素用多了有问题。

但无数的医院,仍时不时给你开抗生素。

这难道就是医德?

甚至。

就算是建立,也只是了了一些口号。

可是。

这放在中医这一块。

中医的医德,可不只是在明朝时候就此建立。

他在汉朝。

在汉朝之前。

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还有现在的李时珍……这一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当然还有黄帝时期的岐伯。

不要怀疑。

虽然黄帝内经有可能不是黄帝写的,但黄帝那个时期绝对有医生。

甚至可以说。

中华有几千年的文化,中华的医德就培养了几千年。

这样的价值观比之西医的价值观,那完全是吊打。

……

“儿子,分数查到了吗?”

“查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