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 章|爆盛怒怀王兴师 觅力士嬴荡得才(1/2)

宋遗被齐宣王烹于齐宫后的当日,陪同出使的副使,楚国下大夫景惠,匆匆收拾好行囊,快马回郢。景惠本想尽快将宋遗为国死难的大无畏事迹禀报楚王,不想却在入楚之后遭遇连绵暴雨,再后是因瘟封道,及至赶到郢都,已是一个月之后。

陪他进宫的自然是上官大人靳尚。

听完景惠绘声绘色、时而哽咽不止的描绘,怀王出泪了。

“拟旨,”怀王擦干泪水,转对咸尹,“封特使宋遗为振威君,立忠烈——”

后面的“祠”字尚未落地,宫外一阵脚步声急,当值宫尹趋步入内:“禀报王上,使秦特使昭睢大人由咸阳返,在殿外候见!”

“哎哟,赶得巧哩,快请!”怀王按捺不住脸上的兴奋,急不可待地扬手。

“宣使秦特使昭睢觐见!”内尹宣召。

话音落处,昭睢趋步走进,径直怀王前面,扑嗵跪地,放声长哭:“大王——”

“昭睢?”怀王让他哭愣了。

“王上,”昭睢哭诉,“张仪欺我!”

“张仪?欺我?”怀王眯起眼睛,“他怎么欺我了?”

“他……他压根儿就没打算给我们土地,他……他要的只是我们与齐人断交,他……”昭睢气得声音直打哆嗦。

“昭……昭卿,”怀王懵了,“你……不必着急,细细说来!”

昭睢挺直身体,将此行出使的前前后后,一丝儿不落地全讲出来,末了说道:“王上,张仪他压根儿就不想给我们土地,是被臣逼急了,方才将他的於城六里拿出来搪塞,王上,我……我们全上他的当了……”

怀王脸色早已紫涨,拳头握紧,指节格格作响,轻轻转头,目光射向靳尚,声音如从牙缝里挤出:“靳尚!”

“王……王上,”靳尚这也从惶恐中醒来,眼珠子连转几转,“想必是误会了,张仪不是那样的人,想必是……是……张仪候不到我王与齐人断交的音讯,这才……”

“禀王上,”昭睢盯一眼靳尚,冷笑一声,“事情不是这样的,臣探听清楚了,张仪正是在听到我王特使被齐王烹于齐宫之后,才肯出面见臣的。张仪的脚压根儿就没有受伤,一切都是他装出来的。他刚从坡上滚下来时,受伤的是左腿,三个月之后,他大概忘了,在臣面前展示的伤处却是右踝。他一直一拐一拐的,可当臣质问秦王为何烧掉契约之事时,他快步走到臣跟前,拍臣的肩膀,那辰光,臣看得清清楚楚,他的脚也好,腿也好,压根儿没有受伤,他的跛脚完全是做作出来的!”

“张——仪!”怀王面目狰狞,牙齿咬得格嘣嘣响,目光再次转向靳尚并景惠,“你……你们……滚!”

“王上……”靳尚叩首,痛哭流涕。

“滚!”怀王几乎是爆喝了。

靳尚打个哆嗦,扯起景惠,跌跌撞撞地退出殿门。

“传旨,”见靳尚二人走远,怀王颤着手指头,指向宫门外面,“敲……战钟!”

国家的战钟是不能随便敲响的,一旦敲响,就是发生紧急战事了。

随着楚宫里“当当当”一声紧似一声的战钟,刚刚从水灾与疫情中缓过劲来的郢都人无不震惊,纷纷看向楚宫方向。

朝臣们不敢怠慢,无论远近,无论在做什么,就都扔下手中的事务,飞速赶往宫城。见楚臣皆至,怀王也不废话,传旨昭睢,让他当廷讲述如何使秦并受辱的过程。张仪承诺商於并签订盟约之事,朝臣们无不知晓。听闻张仪假摔避见、秦王烧毁盟约等等诸事,众臣义愤填膺,皆骂张仪奸贼,不少朝臣请求与秦开战。怀王顺势诏命屈丐为将,兴兵二十万,强力收复商於。

散朝之后,靳尚越想越是郁闷。靳尚死也不肯相信结局会是这个样子,张仪会是这样的人。一定是中间什么环节出了差错。

是的,一定是。

靳尚在府中闷坐小半个时辰,心里渐渐亮堂,动身赶往王叔府宅。

王叔府宅的大门前面停着不少车马,府院里人影晃动,客厅的所有席位上坐满了人,有几个没席位的,随便拉块麻片垫在身下。这些人中,清一色全是王亲,显然都在等待王叔。

王叔的主位是空的。

靳尚正在寻思,有仆人过来,带他走向后花园。早有子启从一个花簇丛郁的小院子里迎出,引他进去。

这儿是王叔的书斋。小客厅里正位就坐的是王叔,陪位是四人,射皋君、彭君、逢君、子启,子启旁边预留一块空席,显然是刚刚腾给靳尚的。

“靳尚,”王叔脸色阴沉,看向他,“你来得正好。我们议议与秦国开战的事。”

王叔刻意避开张仪,显然不想提到这个名字。

“王叔,”靳尚拱手,“臣正有一事想不开,敬请王叔指点!”

“你说。”

“大王为何要派昭睢使秦?”

“派他使秦怎么了?”

“张仪最恨的是昭阳,而昭睢是昭阳的嫡长子,王叔呀,如果您是张仪,该会怎么想?”靳尚一脸不服,“可大王偏就派昭睢去了!”

“是老夫让大王派昭睢去的!”王叔应道。

靳尚震惊。

显然,他失算了。

“靳尚,”王叔盯住他,“当时的情势,你说让谁去?你去吗?再说,即使让你去,你会去吗?其他人谁去合适?大王晓得我们都是赞同张仪的人,而大王对这事儿原本有疑。再说,陈轸的质疑连张仪都应不出来,你叫大王怎么想?如果陈轸讲的完全不对,你为何没有当廷反驳?”

“臣……”靳尚嗫嚅。

“昭睢虽说是昭阳的长子,可他远比昭阳随和,为人处事,都还懂得分寸。无论如何,屈、景、昭三氏,皆是我大楚柱国,多少年来,文治武功,代出英豪。这是家风。凭心而论,楚国早晚摊上大事,终了还不是三家出力最多?”

靳尚勾头。

“至于张仪,”王叔长叹一声,“看来我们都看走眼了。昨夜老夫一宵未眠,从犁铧到盐,再到听信张仪,绝齐亲秦,老夫将这局大棋由头复盘,越想越觉得,是我们自己走偏了。看来,屈平是对的。”

“王叔……”靳尚急了。

“靳尚呀,”王叔苦笑一声,“老夫问你,如果你是张仪,即使你对昭阳仇恨齐天,能做出这等事儿来吗?”扫向众人,“无论如何,昭睢是大楚之王的特使,已经不再是昭睢了。昭睢身上带的是国书,手中拿的是张仪与大王共同签押并盖有印玺的两国盟约!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代表楚国的。可他张仪呢?他在本府里是怎么说的?他在朝堂上是怎么说的?该听的你们全都听见了,王叔我也听见了!他信誓旦旦呀!他说一切都是秦王的旨意呀!”

“打!”逢侯一拳砸在席上。

逢侯姓芈名丑,是先宣王的玄孙,继承其祖父封地,人称逢侯丑。逢侯名丑,其实是个英俊后生,年不足三十,正值血气方刚,在诸王亲后生中最喜军事,也最孔武有力,善使一根重逾百斤的巨槊。这要打仗了,王叔特意招他到这书房来,显然有重用之意。

“靳尚,你还有何说?”王叔看向靳尚。

“臣听王叔!”靳尚不敢再说二话,拱手应道。

“若听王叔的,就打这一仗!”王叔回他一个拱手礼,看向众人,“你们有何异议?”

几人互望一眼,皆拱手道:“谨听王叔/二哥!”

王叔缓缓起身,看向众人:“走吧,前院客厅里去,兵员、钱粮,让大家各自报个数!”

王叔的动员卓有成效。在乌金贸易上赚下秦人大钱又通过巴盐保住收成的众王亲原本觉得亏欠秦人,这下得理了,突然觉得秦人的钱不但该赚,且秦人一个个不守信用,可憎可杀,纷纷表态支持大王,出钱出粮出人以收复商於。

王叔就是王叔,一旦转过弯子,一切就都逆转了。

与众王亲分配完各家应出的兵员辎重,目送他们远去,王叔随即吩咐御者,驾车直驱王城,入宫觐见怀王,将众王亲各家自报的兵员总量禀报怀王。

“一十六万?”怀王惊喜,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还只是身在郢都的王亲,数量也是他们自个报的。如果加上未在郢都的,单是王亲各家,兵员可在二十万以上。加上三氏并宗亲,王兄即使征兵五十万,当也不在话下!我大楚举袂成荫,挥汗成雨,”王叔握拳,“甭说是他秦人,纵使……”顿住话头,鼻孔里重重地挤出一个“哼”字。

“真没想到,寡人……”怀王激动加感动,一时说不出话来。

“张仪欺我,秦王无信,”王叔侃侃应道,“众王亲听闻此事,无不愤慨,誓与秦人生死决战,夺回商於,一雪前耻!”

“张——仪!”怀王牙齿咬得格格作响。

“王兄呀,您这就晓得了。只要国家有难,王兄有召,真正报国的,惟有王亲与宗亲啊!”王叔不失时机地补充一句。

“贤弟说的是!”怀王大是感慨,“前面的事,是愚兄错了。请贤弟转告众亲,让他们放心,只要寡人在位,楚国就不会再行改制!”

“谢王兄!”王叔拱手,“臣弟还有一言!”

“你讲!”

“是令尹的事。国不可无令尹,尤其是大战当前!”

“贤弟来前,寡人正在想着此事呢。依贤弟之见,何人可当此位?”

“臣弟荐举一人,左徒屈平。”王叔拱手。

“好!”怀王朗声应道,“贤弟与寡人想到一起了。唉,不瞒贤弟,这几日来,寡人思来想去,深以为悔!屈平是对的,寡人错了!”

“王兄不必自责,”王叔应道,“之前的事,错在臣弟,还有上官他们。今日看来,张仪实在是个奸诈小人,我们全都上他当了,除了左徒!”盯住怀王,“对了,臣弟还有一事禀报王兄。祭司白云并非全是巴人!”

“哦?”怀王震惊。

“她就是王兄的嫡亲侄女,是臣弟的嫡亲女儿!”

怀王张大嘴巴,良久,长吸一气。

“当年臣弟奉先王之命,假作盐商潜往巴地,得遇巫咸山祭司,也就是白祭司的生母。那是一个奇女子,是臣弟此生惟一爱过的女人。后来,臣弟与她……有了白云,再后,臣弟引军击败巴人,夺占盐田,她娘觉得愧对巴人,跳崖走了。臣弟……”王叔泪出。

“贤弟该早说才是,寡人差点儿……”怀王半是责怪。

“起初,臣弟只是猜测,直到最近,臣弟方才查验明白。云儿欢喜屈平,屈平也欢喜云儿,他们二人……唉,臣弟……关键时刻,竟是未能听从他们,悔之莫及啊!”

“贤弟,不必再说了。”怀王看向王叔,决心下定,“你这就去,有请屈平入宫,我们一起做大事。前些日子,寡人错待他了,听说他积下不少怨气呢。昨日响战钟,这么重要的事,朝臣全都来了,只他一人没来。寡人本想拟旨责他几句,可……不说这个了。请贤弟转告屈平,寡人本欲同往请他,可眼下实在脱不开身,屈丐将军前来谋议伐秦诸事,这辰光就在偏殿守着呢!”

王叔别过怀王,驱车径投郢都城外的屈平草舍。

即使怀王不求,王叔也是要来见屈平的。

他要向屈平认错。

他要向白云认错。

他要当场认定他的嫡亲女儿。

他要郑重承诺,将嫡亲女儿许嫁屈平。

然而,当屈遥将他带到屈平的寝舍时,王叔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屈平披头散发,两眼发直,裾坐在榻沿上,紧紧抱着白云,那动作完全没个礼数。白云则如一个正在熟睡的孩子,全身松软,任由他这般抱着,少女的胸脯紧紧贴着他的。

这是白昼.

这是屈平该当到他的左徒府中理事的辰光。

王叔猛地想到怀王的话,敲战钟之后,左徒屈平没有上朝。

王叔的直觉是,白云病了。

“云儿?云儿!”王叔不无关切,几步跨到屈平跟前,弯下身子,伸手欲摸白云。

“吓!”屈平爆喝一声,一脚直踹过来。

王叔猝不及防,被他踹个结实,连退数步,跌倒在地。

屈遥紧忙过去,扶王叔起来。

王叔满脸涨红,一脸茫然地看向屈遥。

“连续几日了,”屈遥抹把泪水,“阿哥就是这般,白天晚上都要抱着她,刚开始,阿哥不吃不喝不睡,只在昨晚吃些东西,但昨夜仍旧没睡,就这般抱着她。祭司她——”

“她怎么了?”

“听囡囡说,祭司化作一团白云,飘……飘到天上去了!”屈遥哽咽。

“苍天哪!”王叔这也明白过来发生何事了,扑嗵跪地,泣不成声,“云儿,云儿,我的好云儿……”悲泣一时,起身,急走出来,“快,囡囡呢?”

屈遥叫来囡囡。

王叔详细问话,囡囡一把鼻涕一把泪,将那日所见一一述过。王叔吩咐屈遥守着屈平二人,急急出去,直驱太庙,寻到庙尹和卜尹。

“回禀王叔,”卜尹听他讲述完毕,朗声应道,“祭司的事臣已尽晓,她……为救楚人脱离瘟灾,化为白云,往投太白山去了。”

“她……往投太白山做什么?”王叔震惊。

“王叔还记得前番五星连缀、孛星现世之事吗?今年庚子,本为大灾,偏巧上天水气盛旺,被我祖祝融赶到北冥、蛰伏二千多年的共工大神看到机会,就又回来了。共工的祭司得到秦人鼎持,在太白山顶建起祭坛,作法行恶,将本该降至雍地的天水全部逼回我荆楚之地,致使我邦遭灾,秦川安然无恙。之后共工大神又出瘟神害我,白祭司求助巫咸大神,但巫咸爱莫能助,因为她是山川之神,共工为大海之神,巫咸大神敌不过共工,只好对她说,这事儿只能去求共工大神。”卜尹略顿,“想是祭司去求共工,以身作押了。”

“你何以晓得?”王叔盯住他。

“回禀王叔,”卜尹拱手,“秦人不守信用,辱我大楚,大王令臣祭告先祖,出兵伐秦,臣在祭告先祖时,先祖显灵,臣是以知晓根脉。”

“我……我的女……女儿啊……”王叔跪于地上,泣不成声。

听到这声“女儿”,卜尹、庙卜相视一眼,皆是愣怔。

王叔悲泣一阵,猛地站起,嚓地抽出宝剑,指天吼叫:“共工恶神,还我女儿来!”一脸怒气地夺门而去。

王叔直入宫城,走有半程,脑子清醒许多。

王叔明白,仇怨不是吼叫几句狠话就能报雪的。当务之急是两个,一是国计民生,二是出兵伐秦。

王叔吩咐御者拐向其他街道,放缓车速。

辎车慢慢地走,王叔静静地想。

辎车绕宫城外街转有两圈,王叔心里亮堂,方才吩咐入宫,在禁门外面停车,步入禁门。

屈丐仍在宫里,正与怀王在偏殿里摆沙盘。沙盘上显示的是整个商於谷地,由蓝田至淅水,山川沟壑、城邑村寨、关卡壁垒、道路水泽、兵营粮草等等一应军情战备,尽在沙盘之上。

显然,为这一战,屈丐准备了太多。

见王叔亦到,屈丐觉得必须抛出他的所有疑虑。

“王上,王叔,”屈丐指着沙盘,神色凝重,“非臣谨慎,与秦之战,臣有三个顾虑。”

“你讲。”怀王伸手指向他,示意他说下去。

“一是兵力。张仪敢这么做,是秦人已经备好这一战了。就臣所知,单是商於谷地,魏章麾下已不再是淅水之战时的三万人,而是一十三万人。额外十万是两个月前才陆续入驻的。秦人是守,我是攻,秦人有卒一十三万,我当倍之。王上仅出二十万人,臣以为兵力不足。”

“二呢?”怀王盯住他。

“战备。”屈丐应道,“伐千乘之国,当备战三年,而秦为万乘之国。近十五年来,我与秦大战三次,一是商於,二是巴国,三是淅水,三战皆负。商於,秦人赢在偷袭,巴国,秦人赢在诈计,而淅水,秦人赢面就多了,可为兵器,可为士气,亦可为其他。今秦人已备,而我之备尚未充分,尤其是今年大灾,民生不堪,就臣所闻,死于洪水者不下三十万众,死于瘟疫者亦不下三万。家园遭毁、隔夜无食者不计其数。”

“其三?”怀王显然不想听这些,语气不耐了。

“三是战地。”屈丐迟疑一下,指向沙盘,“我旨在收复商於,兵力皆集于此,而秦人却在南郑大量囤兵。由于巴蜀之乱平定,在蜀秦卒少说五万已在司马错引领下沿栈道回防南卷,加上南郑原有守卒,兵力亦过十三万。我若在商於开战,司马错或会沿汉水而下,袭我汉中。”

屈丐所说的汉中是楚国的一个大郡。汉水由蜀山流出之后,进入南郑盆地。南郑盆地为巴、蜀、楚、秦四国分占,秦灭巴、蜀之后,将巴、蜀部分据为己有,惟独留下汉水南入的那片山地给楚人。汉水再东,进入又一片略小一些的平川,原为庸地,楚灭庸之后,在此地立郡,为汉中郡,而将南郑盆地称作西汉中。汉中西侧的这块山地,如今成为抵御秦人的前沿,汉中郡若是也被秦人得去,秦人就可乘汉水直下,威胁郢都。因而,近百年来,楚国一直在此囤住重兵,由屈氏一门统帅。今日屈丐被用作商於主战场,这儿就薄弱了。

“你说的是,”怀王略一沉思,指向沙盘上的商於谷地,“先说这一。若是二十万不够,寡人再拨给你锐卒六万,合兵二十六万,如何?”

“臣谢王上!”屈丐拱手。

“再说这二,”怀王指向秦国,“他秦人有备,难道我大楚就无备了?自寡人继位以来,朝朝暮暮,所想无不是收复商於。如果秦人是万乘之国,我大楚岂止是万乘?至于今年灾情,确实很大,但寡人已经探明,所有灾情,皆是秦巫刻意所为,秦人罔顾天道,以邻为壑,多行不义,做下如此伤天害理之事,人神共愤!”

“秦巫?”屈丐怔了。

“是的,”王叔接道,“臣刚从太庙回来,听卜尹说,是秦巫施法,请到共工大神,使本该降于雍州之野的天水悉数落于我荆州之野,淹我楚人。还有瘟神,也是秦巫作祟。”略顿,看向怀王,“回奏王上,为救楚人脱离瘟祸,祭司白云她……”揉泪。

“她怎么了?”怀王大急。

“她……她化作白云,飞天了!”

“化作白云?飞天?”怀王懵了。

王叔将他在屈平草舍与太庙里看到和听到的伤悲旧事扼要述过,听得怀王与屈丐涕泪交流。

“苍天哪!”怀王仰天长号,“我的屈子,我的左徒,我的侄女,我的祭司……我的……苍天啊……”

“王上,”王叔擦干泪水,看向怀王,“方才屈将军所说的其三,就交给臣弟吧。臣弟多年未带兵了,手心痒痒了,与秦此战,臣弟请命守护汉中,与屈将军互为犄角!”

“贤弟……”怀王激动得声音发颤,“寡人……准弟所请!”

“有王叔守卫汉中,臣可无虞矣!”屈丐朝王叔拱拱手,转对怀王,“苍天在上,臣向王上起誓,不收复商於,誓不回郢!”

“有将军此话,寡人无虑矣!”怀王拱手,“常言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场战争如何打,寡人就不多问了,一切听凭将军!”

“谢我王信任!”

“还有一事,就是令尹,”怀王看向王叔、屈丐,“我们正好议议。”看向王叔,“贤弟,屈平他……真的不堪此任了吗?”

“唉。”王叔长叹一声,“听屈遥说,他……他的心全让云儿带走了,这孩子……”泪水再出,“好多天了,就这般抱着云儿,痴痴地抱着云儿……吟着一首诗,反来复去地吟……”

“什么诗?”

“就是那首他在巫咸庙落成那日所吟的那首……”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怀王吟出前面四行,吟不下去了。

“王上,”王叔接道,“就臣弟所断,屈平怕是伤到心了,朝堂之事,一时三刻指不上他。国不可无令尹,何况眼下战事在即,各府尹、各郡县需要调度。令尹之位,王兄最好是另觅人选。”

“依贤弟之见,何人可当此任?”

“臣也说不清楚。能治朝政者,前有昭阳,后有屈平。昭阳一则老矣,二则已经退隐,再回来不太合适。王上可在三氏后生中择贤者任之。”

“屈将军,”怀王看向屈丐,“令尹人选,你可有荐举?”

“臣无荐举,惟听王上任命!”

“三氏后辈中,堪当大任的无外乎二人,一是景鲤,二是昭睢。这二人中,贤弟与将军可有推举?”怀王看向二人。

“臣听王上!”屈丐应道。

怀王看向王叔。

“景鲤可以治民,昭睢可以治吏。”王叔应道。

“就依贤弟!”怀王点下头,算是定下,看向内尹,“拟诏命,任昭睢为令尹,任景鲤为左徒。”转向王叔,“至于屈平,待他病癒之后,再行任命!”

陈轸悠哉游哉地回来了。

先是昭阳遭驱离,继而屈平被支走,之后是宋遗代表楚王大闹齐宫被烹杀,再后是齐秦结盟、张仪欺楚、楚王反杀,一连串事件下来,陈轸对楚国的心算是彻底死了。

但他不得不返回郢都,一是作为楚王的使臣,他必须向王复命;二是为他的家眷与家当。有了伊娜,有了女儿,他再不是赶起车马、想走就走的孤独策士了。

陈轸返郢这日,正值楚王在太庙举行拜令尹、拜主将暨誓师伐秦的大典。

将近午时,大典结束,楚怀王回宫,听闻陈轸在候,联想到他此前对张仪的精准预判,大是感怀,随即传他于偏殿觐见。

听陈轸复命的还有新晋令尹昭睢与新晋左徒景鲤。

陈轸呈交使节,扼要讲述了自己使齐、在临淄等候商於交接以便与齐绝交的过程。

在讲完宋遗被烹的前后过程时,陈轸情绪激动,指向自己的鼻子:“大王啊,轸未入冠年即至安邑,越五年,官至大夫,再五年,官至上大夫,再三年,任魏上卿并大祝,司仪孟津会盟,再后是入秦、使楚,又奉先楚王之命使蜀斗秦,从六国纵长苏秦之命司仪大国相盟,这又奉大王之命两番出使临淄,一番盟齐,一番绝齐。往事虽说不堪,却也是见过一些场面了,可轸从未见过如宋遗这般不知邦交礼数的。为王特使,一举一动皆是王身,一言一行皆是王言,大王啊,假设您在齐宫,纵使火冒三丈,纵使怨气冲天,但身为客人,哪能如宋遗那般出言不逊呢?那般不知进退呢?又那般绝我大楚的后路呢?外交不是疆场啊!外交不是决斗场啊!为人使臣,玩的是八面玲珑,玩的是进退自如,忌的是将话说绝,忌的是自断后路。如宋遗那般当场辱人品行、骂人先祖、不知进退、自入汤鼎,等等蠢行,让后世史家怎么写他?大王啊,宋遗是大王的特使,您让史家又如何书写大王您呢?唉,”飙泪,揉眼,“不瞒大王,宋遗以大王特使辱骂齐王时,作为大王使臣尚未复命的轸,真为大王无地自容啊。齐王烹宋遗如烹大王,待那团烈焰腾起,轸……痛不欲生啊……呜呜呜呜……轸……真想跳进那团烈火里,一死了之啊……可轸……不能死啊,轸要回郢都,要向大王复命啊……呜呜呜呜……”

陈轸这番情真意切的表演显然是打动怀王了。

“靳尚误我!”怀王一拳震几,声音从胸腔里挤出。

“大王啊,”陈轸应道,“您请听轸一句,误大王的不是靳尚,是大王自己啊!大王一心只在不战而得商於,那是一个多大的便宜啊!将心比心,大王想想,假使您是秦王,商於是您的地盘儿,您坐拥商於,进可逼大楚国的宛城、郢都,退可保咸阳、关中,如此重地,您愿意拱手送出吗?可张仪他一张口就讲出来了,一抬手就写进契约里了。他凭什么啊?那地是他的吗?如果轸是张仪,您是秦王,轸这般做事,将您的土地这儿一块、那儿一块,今天送这个,明天送那个,您能饶过轸吗?可大王相信他啊!大王为何相信他呢?因为大王不信任轸,不信任昭阳,大王认定轸与昭阳害过他张仪。不瞒大王,想当年,那张仪的确是轸陷害的,可轸不是为自己才害他的,轸是为秦王而害他的,因为那辰光轸是秦王的使臣,秦王写来诏命,要轸逼走张仪,轸受命于秦王,怎么不为秦王效力呢?之后,张仪入秦,不感轸恩,反倒记轸陷他之仇,在秦王跟前屡屡毁轸,轸九死一生,方才离秦至楚,投靠令尹。身为昭门之客,轸自然当为昭门出力。昭阳为楚令尹,轸为昭门出力,就是为大楚出力。之后大王拜轸为楚国客卿,命轸使齐,轸之身就是大王的了!轸在楚国,大王用昭阳,轸帮昭阳;大王用屈平,轸帮屈平;大王用轸,轸竭力尽忠。轸到齐国,时时处处无不代大王说话,为大王说话,可大王扪心想想,您打心眼里信过轸吗……”

陈轸这是豁出去了。

待一长串表白由心底倾吐而出后,陈轸美美实实地长吸一气,缓缓吐出,吐出的气息化作最后两个字的怅然慨叹:“噫……唏……”

楚国朝臣没有谁敢这般当面责斥大王。

昭睢、景鲤惊呆了,相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看向怀王。

怀王脸色紫涨,良久,朝陈轸拱手:“寡人知错矣!”闷头又坐一时,抬头,长叹一声,“唉,往昔之事,寡人悔之晚矣。事已至此,先生可有良策教我?”

“轸只有四个字,”陈轸给出方略,“将错就错。”

“这……”怀王不解,看向陈轸。

“方才大王不是知错了吗?”陈轸解道,“那就将这个错继续下去。”

“这……”怀王越发不解了,看向昭睢、景鲤。

二人也是不解。

“敢问大王,错在何处?”陈轸问道。

“寡人错在二处,”怀王迟疑一下,几乎是嗫嚅,“一是听信张仪,二是使宋遗绝齐。”

“正是。”陈轸接道,“将错就错即,一,继续听信张仪,二,彻底绝齐。”

“先生不会是戏弄……”怀王脸色涨了,生生吞下后面的“寡人”二字。

“非也。”陈轸敛神,一脸严肃,“邦交重在信字。大王既已睦秦,就要将这个秦睦下去,看他秦人怎么玩。张仪不是答应给大王六里封地吗?大王就顺他的情,收下他的六里封地,看他张仪怎么个交割。大王既已嫁出芈月公主,就可再派使臣前往咸阳,从他秦室聘娶一个公主,结牢亲家。那时,秦人想不睦邻都难。此其一。大王既已绝齐,那就与齐绝下去。齐王怒烹大王特使,就是怒烹大王,大王大可以此为由,联合秦人,共同伐齐,取泗下之地,以补商於之失。秦人不久前受困于鲁,东败于齐,此仇未雪,心里正不甘呢。”

显然,陈轸给出的方案,大大超出了怀王的理解。

怀王看向昭睢。

昭睢、景鲤互望一眼,回视怀王。

“这……”怀王苦笑一下,看向陈轸,拱手,“先生之策过于宏阔,寡人愚痴,尚待斟酌几日,再向先生讨教。对了,”指向昭睢、景鲤,“寡人今日任命昭睢为令尹,景鲤为左徒,屈丐为伐秦主将,已经昭告先庙,誓师伐秦。先生但有所需,知会他二人就成了。”

陈轸苦口婆心,换来的却是怀王“昭告先庙,誓师伐秦”八字,免不得也出一声苦笑,拱手:“轸复命已毕,预祝大王伐秦成功!轸请告退!”起身,缓缓退出。

“结秦伐齐?”望着陈轸的背影,怀王眯会儿眼睛,看向昭睢、景鲤,强出一个苦笑,“我道他能想出一个什么妙计呢,原来却是这个。你们讲讲,若照陈轸所说,天理何在?秦人欺我,打我耳,啐我脸,我不伐他,还要与他结亲?齐人未曾欺我,是我有负齐人,这却兴兵征伐人家,取人家的地,亏他想得出来!唉……”摇头。

“王上?”昭睢小声。

“寡人晓得你想说什么!”怀王摆手止住他,“陈轸之言断不可行。自古迄今,楚人一向恩怨分明,是非明辨。若是欺我者反得善报,恩我者反得恶报,叫寡人何以去见列祖列宗?再说,战钟已敲,先祖已昭,寡人这却反悔,情何以堪?”目光来回巡视二人,“寡人心知,安我邦国者,必是屈景昭三氏。你二人年相若,能相近,皆为我大楚柱国、寡人股肱,此番征秦,望你二人精诚协作,全力辅助屈丐将军,击败秦人,将秦人打疼,要让秦人明白,我大楚是不好惹的!”

“臣受命!”昭睢、景鲤拱手。

昭睢回到昭府时,已是下午申时。

昭家再得令尹之位,前来道贺的百官臣僚、宗亲友朋拥满门庭。昭睢应酬几句,扯个闲空从后门走出,径直来到斜对面的陈轸宅院。

让昭睢一惊的是,宅中的臣仆皆在忙活,伊娜也在翻箱倒柜,在一堆物什里挑东拣西。

“昭大人,昭令尹,您这新官上任,可谓是百忙之身,何以逛到寒舍来了?”陈轸闻报,两手灰土地从里屋走出来,拱手打个招呼。

许是鼻孔里痒了,陈轸伸出满是灰土的手指摸向鼻子,连捅几下,反而更痒,直到一个喷嚏嘭地打出,方才止住。与此同时,陈轸的鼻孔与半拉子胖脸,清楚地显出几道灰土痕迹。

“陈叔,您这是——”昭睢看向他的脸,笑了。

“走呀!”陈轸拍拍衣襟上的灰尘,“此地实在是住腻了。”

“走?”昭睢惊诧,“陈叔是要搬家吗?”

“是的,搬搬家。”

“哪条街?”

“你该问的是,哪个国?”陈轸笑了。

“阿叔,您要离开楚国?”昭睢几乎是震惊了。

“这又不是我的国,我死守着它干嘛?”陈轸耸耸肩。

“陈叔,”昭睢急了,“您……您不能走,不肖侄刚刚坐到令尹位上,正没有个主心骨呢,小侄此来,是……是求您来的!”

“求我做什么?”

“求您看在我父公面上,帮我一把!”

“唉,”陈轸伸出一双脏手,重重地拍在昭睢的新官服上,“非阿叔不肯帮你,是……这个令尹之位,你坐不久长的!”

“为什么?”昭睢惊问。

“因为,身为令尹,你做错事了,会承认自己做错了吗?你一定会找个下属揽责。同样,大王做错事了,也得找个人揽责,是不?”

“可大王他今朝不是承认自己做错了吗?”

“他承认了吗?”陈轸冷笑一声,“只要他伐秦,就是不承认!”

“阿叔,”昭睢一脸哭相,“不肖侄求您了,就守在郢都吧!不肖侄向您保证,只要昭睢一口气在,没有人敢动阿叔一根指头。阿叔所言,不肖侄一定听从。无论如何,不肖侄……”

昭睢作势跪下,但还没有弯下身,就被陈轸顺手拎起。

“贤侄,”陈轸盯住他,“从今日起,你记牢阿叔的三句话,也就够了。”

“阿叔?”

“第一句,不要顶撞你家大王,更不要死谏你家大王,他比先魏王还蠢。第二句,不要把官爵看得太重,也不要把金银看得太重。第三句,见好即收,早寻退路,不要一定守在郢都。”

“退路何在?”昭睢急问。

“远离秦人的地方!”陈轸指向东南,“可去吴越。你或可看到,不久的未来,你的父亲或将因祸来福,得个善终呢!”

“阿叔,”昭睢盯住陈轸,“你是说,我们伐秦,会像淅水之战一样,再次战败?”

“是必败,而且绝对不会是像淅水一样。”

“为什么?”昭睢怔了,“秦人欺我,我上下同仇,连王叔他们也都怒了,想必……”

“好吧。”陈轸拱手,“就算你这个阿叔嘴贱。对了,”盯住昭睢,“屈平呢?他在哪儿?还在丹阳吗?”

“早就回来了。”昭睢长叹一声,“唉,只是……”指指心,“这儿坏了。”

“啊?”陈轸震惊。

屈平草庐,秋风扫落叶,一地凄凉。倒是那些不同种类的兰花,在这末秋的土地上长得欢势,有开着花儿的,有鼓着苞儿的,还有蓄势待发的。

屈遥留下两个照顾屈平与白云的巫女,将另外几个巫女送进王宫的巫咸庙里去了。

安排好这儿的事,屈遥驾上战车,直驰军营。

战争说来就来,且父亲是统领二十六万大军的主将。屈遥晓得,屈丐此生从未带过这么多的兵,也从未背负过这么巨大的压力。屈遥的心头一直笼罩的是淅水之战的阴影。直觉告诉他,大王如此仓促出兵,此战的吉凶无可预料。身为嫡子,屈遥别无他愿,只求能够守在父亲身边,为他分担部分压力,并在危险关头,能替父亲挡一枪。

然而,无论他怎么纠缠,屈丐死活不让他去。

三军开拔在即,屈遥最后一次赶赴军营。

一见他起来,屈丐就啪地扔给他一支令牌:“禆将军屈遥接令!”

“末将受令!”屈遥弯下一只膝盖,打个军礼,声音清朗。

“谨遵王叔之命,守护屈平!”屈丐一字一顿。

“父亲——”屈遥大急。

“速去!”屈丐二目如炬。

“末将……得令!”屈遥几乎是嘟哝,极不情愿地拣起令牌,一步一步地退出中军大帐。

屈遥明白,父亲不让他去,是要为屈家留下根苗。

再说,屈平阿哥身边,老的老,小的小,确实离不开他。

接踵而至的打击,尤其是瘟病及白云升天的伤悲,很快掏空了屈平,原本高挑、清瘦的身体,这辰光又瘦两圈。

好在,情势尚未糟到极点,屈平的进食在逐日增量,屈平的眼珠子开始转动,除那首诗之外,屈平对外界的变化也渐渐有了反应。

就在屈遥从中军帐里赶回草舍的当儿,囡囡正将一盆盛开的兰花搬进房中。

“阿叔,阿姐,”囡囡叫道,“满园子里数这盆花开得最好,嗅起来最香,囡囡搬它回来,摆在这案上,让它由早到晚陪伴阿叔,陪伴阿姐!”

屈平的眼睛看过来,眼珠子转动一下,抱白云的胳膊收得更紧了。

“阿叔?”囡囡看到变化,盯住他。

屈平闭目吟道:“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囡囡如连珠炮般接下去。

屈平睁开眼,盯住她,似乎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阿叔,”囡囡一脸兴奋,“我早就会吟了!”

屈平的眼睛再次闭起,晃着白云,正要由头再吟,门外响起脚步声。

二人走进。

屈遥在前,身后跟着陈轸。

从军营里返回,屈遥在路过元吉楼前时,刚好看到陈轸从楼中走出,身后跟着送行的林东与桃红。陈轸叫停屈遥,吩咐御手跟在屈遥车后,径直来到屈平的草舍。

屈平的房间被两个巫女收拾得干干净净,弥散着囡囡搬进来的那盆兰花的芳香。

陈轸吸呼几口,目光落在屈平身上。

屈平没有看他,旁若无人地晃着白云,吟着那诗,如同哄睡一个婴儿。

盯有一刻钟,陈轸冲屈遥招下手,走出舍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