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陶渊明笑了起来:“这就是了,还有庾公,当年刘大帅京口建义,三天内连战连胜,直到建康城外,但当时他们的人马不过两千多,却要对战桓楚的五万大军,在这种情况下你们城中的世家也暗中和刘大帅联系,答应加入他们这方,难道你们在这时候,就敢把身家性命压在兵力不足楚军十分之一的京口刘裕身上?是什么原因让你敢这样判断的?”

庾悦得意地说道:“当年刘大帅虽然兵少,但气势如虹,两三天内连续几场恶战大战,击败了楚军最精锐的部队,把吴甫之,皇甫敷这几个楚军最强的将领也斩杀了,桓玄这时候虽然派出了十倍于刘裕的大军,但这大军一半以上是以前的北府军老兵,这些人根本不会为桓玄死战的,很可能临阵倒戈,而楚军早已经丧胆,气势上完全被建义部队所压制,这胜负是一眼就能看清的,我们不站在胜利者一边,难道还要继续保桓玄这个篡位的反贼吗?”

陶渊明满意地点头道:“这就是了,刘大帅当年不以兵少而退缩,连战连胜,虽然本身损失也不小,但是会有更多的人加入,相反楚军虽众,却已经气势上完全给压制,看到京口义士就发抖,想逃跑,连桓玄本人都不抱胜利的希望,随时想溜,这样的人心向背和两军气势,早就决定了胜负。”

“我们今天也是同样的情况,徐道覆气势汹汹,联合天道盟的妖人们,偷袭而来的这一波,是他们全力一击,也最有把握的一次进攻,这次进攻给挡下,徐道覆几乎是单骑逃跑,连江夏的守军都带走,放弃了江夏这样重要的港口,这说明这个妖贼大将,同样已经丧胆,现在的大江两岸,从荆州到江州,每个人都知道战争的主动权已经到了我们大晋这一边,妖贼顾不得两头,只能全力集中剩余的兵力,靠了数量优势,先挡住刘大帅从建康的出击,只有守住了历阳到雷池,左里这一线,稳定了前线,才有可能再次回头过来攻打荆州。这也是徐道覆如此匆匆离开的原因。”

庾悦眨了眨眼睛:“可是,妖贼不是有军队到了江州了吗,他们也可以收拾江州,还有荆南湘州一带的局势,集结仍然附逆于他们的部队,起码保证退往岭南的通道吧。”

陶渊明冷笑道:“要是这时候想着回岭南,那不用打,这仗就已经输了,徐道覆要是有此意,早就先往岭南跑了,还要再东进与卢循会合什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