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初见萌芽的集体股份制(1/3)

“你先出去吧。”

方博年摆摆手。

他又何尝不知道。

全面发展经济既是好事,又是一件影响深远的麻烦事。

半个月前,方博年去省里参加了一场通气会。

国家准备在一些工业集中的地区,试行股份制方针。

针对一部分集体企业,效益不好,缺少资金和技术的县级工厂。

备荒备战年代。

北方大大小小的县城,出现了大量的工厂。

确保战时可以自给自足,生活生产秩序不受中断。

随着战争阴云逐渐散去,遍布各地的县一级工厂,纷纷成为负担。

建厂缺乏足够准备。

只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上面的任务。

导致这些工厂通通成为了累赘。

上面的精神是通过试行股份制。

为集体企业和县一级的工厂吸引资金,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按照股份投入比例,进行股金分红。

借此解决,部分工厂先天能力不足的问题。

帮助集体企业迅速成立。

股份制代表自负盈亏,明晰产权。

方博年脑中,浮现出四个字。

县机械厂。

各厂吃惯了大锅饭,即便干得不好,上面依旧会给他们拨资金。

让厂里有钱给职工们开工资。

当地大大小小的工厂,一共一百二十一家。

每家厂都需要市里拨款支持。

龙国和米国建交,签署了一系列的商务协定。

用不了多久,大量来自西方的企业,会陆续地进入到国内。

吃干的还是吃稀的,全要靠个人本事。

或许应该去一趟县机械厂。

找他们的厂领导开个会,侧面观察县级市场,敢不敢当这个表率。

按照精神。

各地必须选出一两家试点工厂。

国家占据半数股份,剩余股份通过厂里自筹。

市里发基本工资,奖金,其他的一切福利待遇,需要试点工厂自己想办法解决。

说白了。

自己给自己找饭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