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有系统提示真好(1/2)

樊承德听着听着,忽然感慨道:“对于失踪案,简直就是世界性的难题。失踪的情形太多了,这里面既有绑架杀人案件的发生,也有自主的出走,还有精神状态的异常等等。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失踪人员被害,公安机关很难下决心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进去。”

钟海洲重重的点了点头,和樊承德对视一眼:“你也觉得有问题?”

樊承德“嗯”了一声,道:“摩托车丢弃的位置总是令人怀疑,作为一名正常的女性,她是不会这样做的。当然,什么状况都是可以发生的,比如交通事故逃逸,但车辆完好,上面也没有血迹啊……”

“对呀!”钟海洲再叹了一口气。

宋小慈算是听明白了,直接点了出来:“钟大队,你是说这很可能是一起命案?”

钟海洲遗憾的道:“感觉不是证据,算不得数。”

宋小慈皱了皱眉头:“看资料记载,黄秀英失踪当年只有二十五岁,和我年龄差不多,这么大的人无论如何不会凭空消失,总得把她找回来。”

钟海洲脸上泛起苦瓜皮:“失踪和命案不可同日而语,两者在资源的调配上可谓天壤之别。”

见宋小慈有些不理解,樊承德便在旁进一步解释道:“还是我上面说的那些问题,很多的时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踪,而是跑路。比如男友的私奔,经济问题的逃债,为了达成某种目的隐匿,等等……”

“好吧,直接来说,咱们的警力资源有限,没有确定性的证据,是不可能把失踪案直接转成命案的。”钟海洲道。

钟海洲和樊承德一人一句,就将整个案情展现给了宋小慈。

宋小慈对于他们说的确定性证据还是有点不懂:“确定性证据指的是?”

“就是尸体。”钟海洲道:“所谓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没有尸体,你让领导们拿出大资源追踪案件,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八大类案件中,破案呼声最高的自然是命案。

在社会上“命案必破”的强大压力之下,往往促使公安机关不计成本,尽最大努力去侦破案件。

但尽管如此,公安机关的经费还是非常有限的,口号再响,一起命案久侦不破,最后也只能走向放弃。

为什么有的地方一般案件破案率极低,而大案要案的破案率高达80%以上,就是因为他们将有限的经费极大地消耗在了八大类案件上,而留给普通案件的经费十分有限。

懂行的应该知道,有时候破获一起普通案件,在难度上并不亚于八大类案件,只是它们在资源的分配上相差巨大。

而在没有见到尸体以前,失踪案就是一起普通案件。

它所能得到的资源,也就只能是普通案件的资源。

说得这里,宋小慈算是彻底明白了,为什么黄秀英的失踪案一直拖到了现在。

“黄秀英不是公司的财务总管吗,有没有可能卷款跑路?”樊承德对经济问题很敏感,现在社会上卷款潜逃的女性不在少数。

钟海洲叹口气:“财会这一块非常专业,也非常复杂,我们的侦查员只是进行了初步的调查。通过调查,虽然发现了一些小问题,但并没有你说的这么严重。”

“交往复杂,男女众多,喜欢游山玩水,金钱方面也是大手大脚。。”樊承德摇摇头:“这就很难确定她的行踪逻辑,说不定哪天她就从某个角落钻了出来,让你不要大惊小怪。”

“快四年了,这个时间也太长了吧。”钟海洲的表情沉重了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