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左倾弧指纹(1/2)

赵志伟拿来强光手电,几个人将视线从破洞投了进去,果然发现了一枚带有棱边的钢钉。

李元旭在颅骨外面将钢钉屁股撬起,然后小心拔了出来。

曹万清拿尺一量,赵志伟主动承担起了记录任务:“三棱钢钉,厘米。”

“嗯,修复颅骨的材料找到了。”李元旭手里的镊子正夹着一片金属,从颅腔里掏了出来。

宋小慈看了一眼:“钛合金的,”又对李元旭道:“颅骨外板有小眼,他这个应该用了钛钉固定,在腔里找找看。”

李元旭索性倒转头颅,将内里的东西掏松,一古脑儿倒了出来,这样在铺巾上面一目了然。

果然,从泥土和根絮中找到了四枚小钛钉,这是专门用于固定钛板的。

李元旭和赵志伟有些疑惑,为什么钛钉会脱落到腔里。

宋小慈解释道:“应该是桃树慢慢生长,将钛钉斜着顶起,让颅骨周边骨质往外掀开,斜起的钛板只要有足够的空间,它就能够借助自身重力还外面泥土的挤压掉进颅腔,这没有什么矛盾的。还有啊,应该能够找到黑桃的壳,不然桃树从哪里来的呀?”

这说明什么?

很明显,这个人生前曾经受过严重的颅脑损伤,但这应该不是他的真正死因。

颅腔一眼见底,泥土和根絮里面没有更多的东西。

李元旭和赵志伟还在研究颅骨,宋小慈看了一眼上颌牙槽,眉头皱起,然后起身,一言不发地走到挖掘的地方寻找着什么。

几分钟之后,他手里捧着的一团东西走了回来,将其放在了铺巾上面。

一只破损严重且老化的黑色塑料袋,内里似乎夹杂着什么东西,经过检查之后,几样东西很快呈现在众人眼前:

一块下颌骨,奇怪的是上面光不溜秋的,什么都没有。

一枚黑桃的壳,薄薄的,它的营养明显被抽干了。

一把两寸左右的小小桃木剑,削的很粗糙,一看就不是什么工艺品。

还有东西,是颈椎最上面的两块椎骨——寰椎和枢椎,寰椎完整,而枢椎破损严重,明显是被砍削下来的。

“看样子,颅骨和这些东西原先都在塑料袋里,袋子是被挖掘机的爪子给破坏掉的。”宋小慈喃喃自语道。

几个人都停止了手中的动作,稍微想想便明白了,之前的头颅应该被黑色的塑料袋所包裹,埋在这里了。

宋小慈的目光再次落到下颌牙槽上面,眉头越发拧的紧了。

“牙槽和牙臼发育充分,噫,它们外缘怎么有破损,并且三十几岁的年龄,怎么会没有一颗牙齿?”想到这里,宋小慈产生了一个念头:“齿臼有多处外力破坏的痕迹,他的牙齿是被人生生拔掉的,手法并不专业,应该不是职业医生所为。”

看过整个颅骨,包括后面捡来的下颌骨,宋小慈已对死者的性别、年龄、死亡时间有了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

“性别,男;年龄,35岁;死亡时间5年左右,不行,还可以结合桃树的年轮进一步校正,必须精确到月份。”

想到这里,宋小慈不管其他人在干什么,他独自走到桃树跟前,开始观察、测量和计算。

五分钟之后,他得出了结论——死亡时间5年5个月。

做完这些,宋小慈回身一看,几个家伙正摸头不是脑,在那里研究颌骨、黑桃壳以及桃木剑。

“怎么回事呀,这人一颗牙齿都没有,难道他牙齿掉光了,这下做DNA彻底没戏啦。”赵志伟嘀咕的声音让李元旭都感到了棘手。

“嘀嘀”,又一辆警车到了。

原来是王召禹手下的侦察员,从车上下来四个人。

“王队,有什么任务,请安排。”

“我和你们一起,分两组到附近走访,看看有没有失踪的人员,哦对了,先等等,让我问问法医,这个人的性别、年龄还有死亡时间。”

王召禹便去问李元旭。

李元旭想了想,道:“这人应该是个男的,年龄和死亡时间有点难度,等我们三个合计一下。”

的法医,性别总算说对了,但对于年龄和死亡时间的推断还真是困难重重。

他还没来得及问宋小慈,因为来到现场的时间太短了,恐怕任谁都难以得出确定性的结论。

“小宋法医,关于年龄和死亡时间,你有什么看法?”

宋小慈看了看王召禹和另外几个侦察员,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在过往的命案办理中,像这种白骨化的,受害人的年龄和死亡时间会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只不过,这个范围越窄越好。

越窄意味着越精确,越能让他们加快排查的进度,从而解决受害人的身份问题。

毫无疑问,本案肯定是一起杀人案。

像这种只剩下颅骨的命案,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解决尸源的问题,即死的人是谁。

因此,侦察员们对于技术组给出的年龄和死亡时间,往往没有报太大的希望,本案仅凭一颗白骨化的脑袋,能够确定什么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