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有惊无险(1/2)

时间已是下午两点,众人饥肠辘辘,幸好村里早有安排,一行人就在村食堂进餐。

吃过午饭,其他人决定在村委会休息一会儿,等候秦局等人的到来。

宋小慈想起了什么,对胡斌说道:“到松林去看看,我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正好现场留着两小年轻看场子,需要有人将打包的饭菜带过去。

于是,胡斌开车,两人重返现场。

两小年轻终于盼到了食物,找个阴凉的地方干了起来。

宋小慈和胡斌朝着屋西侧的公路走去,拐过一个弯,再往西走了一百多米。

忽然,宋小慈的目光停留在公路和松林平齐的地方。

一条若隐若现的杂草倒伏,引起了他的注意。

是车辙,摩托车的车辙!

两人循着倒伏的印迹,一路走进松林。

深入二十几米,倒伏就断了,前方有大石和密集的杂木,林间变得高低不平。

“这里曾经停过一辆摩托车?”胡斌指着松树下的弧形压迹说道。

宋小慈点点头,表示认同。

目视之下,前方七八十米,就是谭远槐的屋后。

随身带着照相机,胡斌将看到的情况,一一拍了下来。

两人继续向前寻找。

一路上石头和荆棘多了起来,两人弯腰弓背,慢慢走到屋后石坎处。

仔细搜寻,没有发现烟头和矿泉水瓶之类的东西,多少有点遗憾。

不过,倒是发现了一些零碎的足迹,只是这些足迹不成形,无法提取下来。

为了慎重起见,胡斌还是将这些拍了照。

一趟下来,不能说没有收获。

起码可以判断,有人骑摩车进了松林,并且徒步到了死者屋后。

这一行为,很有可能就犯罪分子实施的。

“胡队,这里的情况,要不要给熊队说一声。”

胡斌正要打电话,熊照安的电话先来了,问有没有什么发现。

说到车辙和脚印,不光熊照安,罗荣欣的兴趣也来了。

过了一会儿,熊照安和罗荣欣到了,实地踏勘了一遍,一致认为,车辙和脚印很可能就是罪犯留下的。

有交通工具,会骑车,这让罪犯刻画又多了一些元素。

加上宋小慈说的,罪犯可能是青壮年且有力量,大家心里渐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这年月,生活越来越有保障,入室盗窃的案子已经不多了。

农村的入室盗窃,往往技术含量不高,家户人家现金也不会太多,入室盗窃的价值越来越低。

这也从侧面说明,在农村,入室盗窃的罪犯,往往读书不多,擅长的只是体力,那么罪犯应该不会很远。

众人正憧憬着迅速破案,熊照安的电话响了,上面闪烁着“秦局”二字。

熊照安开了免提,秦大勇的大嗓门响起。

“我和刘波正在来的路上,现场留下胡斌,你和小宋回局里,保管好检材,该送检的立即送检,抓紧时间。”

顿了顿,“尸骨的检验报告,刘大和市局鉴定中心联系了,催了催,他们争取明天上午出结果。”

熊照安正想挂断电话,却传来刘波的声音。

“熊队还有小宋法医,你们回来后跟进一下尸骨的事,这些人呆在信访办公室,说是一天不给他们开死亡证明,他们就一天不走。”

说完挂断了电话。

胡斌有些不爽,三个人同来的,现在他们两个可以撤退了,而自己却要留下跟案子。

“这可是命案,只有领导信任的同志,才会留下来!”熊照安装着安慰的样子。

“信你个头,本来打算这个周末带儿子去夷长市,看新建的迪士尼乐园,这下泡汤了。”胡斌知道他这是在寒碜自己,但公安工作没得选择。

“哈哈,我就说吧,还是咱们法医好,不粘乎,事情搞好了就可以撤退。”熊照安对于胡斌的挖墙角,仍然抱有不满之心。

“回去有什么好的,那些人还等着你们呢,还是这里好,等到破了案,领导肯定请我们吃大餐。”

“嘴别废了,我们走了。”

熊照安上了车,等宋小慈系好安全带,嘀了一声喇叭,绝尘而去。

想着胡斌的话,嘴里嘀咕道,“是啊,还是快点打发这些领尸人,真烦人。”

警车一路行驶。

一个多小时后,在途中遇见另外两台警车,车上都满员了。

熊照安和宋小慈下车,彼此一堆人打了招呼。

“熊队,你脸咋这红呢,喝酒啦?”刘波奇怪地看着熊照安。

“你才喝酒呢,上班能喝酒?我这是白里透红,与众不同。”熊照安摸摸脑袋,感觉有点昏沉沉,火烧火燎的感觉。

秦大勇拉着熊照安问了问案件的事情,便对刘波道:“等会详情问胡斌,我们赶路吧。”

离开的时候,秦大勇朝宋小慈努努嘴,“小宋啊,听刘大说你用树根推算死亡时间,到时候你给讲讲原理。”

“不是树根,是须茎,”宋小慈坚持道。

“须茎?不就是细根么?”秦勇急道。

刘波赶紧解围:“秦局,别急,到时候我俩一起听他讲课。”

两车轰鸣,加速离去。

熊照安坐到驾驶位,直觉身子沉沉的,动作有些凝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