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天价彩礼(1/3)

李象听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表面上是在问这场糊涂案子,实际上老李的核心目标指向的是世家门阀。

而这个博陵崔氏,和他阿翁李世民也颇有渊源。

四年前,也就是贞观十二年修订《氏族志》的时候,修订人员竟公然将博陵崔氏列为第一等。李世民看后,很是不满。他指出:山东士族“世代衰微,全无冠盖”,而靠以婚姻得财,“不解人间何为重之?”

于是他命高士廉等重新刊定,并指示“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重新列皇族李氏为第一等,皇后家族长孙氏为第二等。

即便是经过历代皇帝打压,世族门阀仍旧在大唐占据着绝大多数的政治资源。

就算是有了科举,也无法撼动世家的地位分毫。在唐德宗兴元元年至唐僖宗乾符二年的九十二年里,其中有两年停了科举,在剩余的九十年中,范阳卢氏考中进士科者足足有116人,而进士科以外的科目还没算入在内。

仅仅是范阳卢氏一家便已经如此,更何况像他们家这个级别的还有六家。

门第高,自然人气就旺。唐高宗时期的宰相薛元超曾经感慨,人生三大恨之一,便有没能够娶五姓女这一条。

到了中晚唐时期,唐文宗欲以公主下嫁世族时,犹感慨地说:“民间脩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两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真正摧毁世家门阀,终结了这种上攀门第的风气,避免华夏催生出如印度一般的特色种姓制度的,还得是黄巢。

“那巨富出了多少钱,竟然令这博陵崔氏的远房不顾颜面?”李象一脸好奇地问道。

李世民放下筷子,叹气说道:“五万贯,足足五万贯啊!”

别说是那博陵崔氏远房了,就他老李也觉得这钱不少了。

君不见因为三万贯,御史们就能打了鸡血一样去弹劾李承乾铺张浪费。

末了,老李恨恨补充一句:“就算是天家嫁女,也未曾收过五万贯的聘礼啊!”

“阿翁自然是与那些个世族不同,”李象立刻说起甜话拍马屁:“阿翁对待每一位姑姑,都是如同珍宝一般,怎会是像那些世族一般视若赚钱的财货?”

“更何况阿翁每次嫁出姑姑时,必然要陪送上比聘礼更为丰厚的陪嫁,这不更是衬托了阿翁的高大,以及那些個门阀的矮小?”

这也就是在大唐,不然的话门阀非得被打成物化……不对,收钱的事儿,对于那些个精致利己的“媎妹”们来说,怎能说是物化呢?

好歹五姓女还能带来门第的荣耀。

听到李象这熨帖的话语,李世民老怀大慰地笑道:“还是象儿知我,哈哈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