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孤想在沙漠种水稻(1/5)

唐人的生活也是按照秋收冬藏的规矩进行的,大体上所有的古人都是如此。

一般来说要做的大事都会放在春夏两季,往往也会把一些大事都放在这个季节,现在大唐就要在这个季节做一件大事,西征吐谷浑。

在以前还没有吐谷浑这个地界,那里原本不过是西凉小地方。

只不过有個姓慕容的人到了祁连山之后,便开始要和当时混乱的中原单过,大概是近两百年的事,从南北两朝到前隋,也就是在这些年间开始壮大。

现在的吐谷浑地界包括高昌交界,东到青海湟源,南至祁连山都是吐谷浑的牧区。

其实仔细一想,全盛时期的吐谷浑地界还是挺大的。

大唐的边上竟然还有个这么了不得的邻居,竟然建立不过近两百年。

对中原王朝这个几千年的古国来说这能忍吗?

绝对不能忍。

更何况,这件事不用任何人表态,只要吐谷浑还盘踞在当年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要道口,那它早就注定了要灭亡的结局,失去的早晚要夺回来的。

听到太子的问话,李道宗还有些犹豫,目光看向一旁的兄长。

李孝恭啃着羊肉没有表态。

李承乾揣着手还是一脸的笑容。

至于兄长的意思,看起来就是一副你爱说不说,说了也不关他事的样子。

李道宗叹息一口气,解释道:“昨日商量的方略,陛下命段志玄为前军,明日一早就要带兵前往凉州,征讨吐谷浑,而后命末将与侯君集各为副将,于五月开赴凉州,李大亮与李道彦为另一路兵马,他们先走一趟阴山与契苾何力出兵,三路兵马共击吐蕃,只不过……”

李承乾皱眉道:“怎么了?”

李道宗用树枝画着行军的路线,皱眉道:“陛下还未决定统领三路兵马的大将。”

看着地上画出来的吐谷浑疆域,李承乾皱眉道:“在后方就是吐蕃了?”

李道宗颔首道:“吐谷浑南面便是吐蕃。”

“如果一切顺利,吐谷浑兵败会往乌海方向跑?”

“末将以为会往高昌逃窜。”

言罢,李道宗画出一条他自己以为的行军路线,又道:“若能切断了祁连山要道,吐谷浑只有败逃高昌一条路。”

“嗯?”李承乾皱眉划出一条路,又道:“这条路不合适吗?”

李道宗回道:“殿下,这条路通往乌海苦寒之地,两千余里不见人烟,吐谷浑若在此处奔逃,就是自找死路。”

李承乾长出一口气,继续道:“孤还是觉得他们会逃遁到乌海方向。”

李道宗也不想解释了,十五岁的太子懂什么兵家方略。

李孝恭咽下嘴里嚼着的羊肉,解释道:“承范他像殿下这般年纪的时,已带着兵马跟在陛下身后平定中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