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太子游长安(1/2)

记录农事的书很少,记录具体农家学问的书更少,关于土地肥料与种植技巧的书更少。

就算是《齐名要术》这种书,相关论述也就是简要的几句话,也没有一个专业性的指导。

李承乾看着眼前的一桌子卷宗,这些卷宗都已被翻的乱糟糟。

拿下炉子上的水壶,倒了一碗白开水。

再皱眉看着眼前一张白纸,种地在百姓中是一种口耳相传的技能,土壤的湿度肥力如何,适合种什么样的作物,这些也需要经验总结。

关中不缺少经验老道的老农,缺少的是这种农学相传的专业性书籍。

眼看要入春了,想在东宫多种一些蔬菜。

弟弟妹妹要长大,离不开膳食营养,需要蔬菜中的种种微量元素。

人不能离开蔬菜,也不能不吃蔬菜,总不能整日吃肉喝酒吧。

喝酒后那胖脸红彤彤的,那以后的妹妹们恐怕会长得跟张飞似的。

李承乾拿着一卷书,躺在榻上,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睡着的。

翌日天还没亮,李世民早早睡醒,还未到早朝的时辰,东宫的起居注就送来了。

皇帝已经习惯了用肥皂洗脸洗手,用肥皂梳洗之后,整个人也清爽多了。

牙刷和肥皂是东宫送来的好东西,这两样好东西不知不觉已经成了宫里生活必须品。

自从孩子们都被接去东宫之后,长孙皇后得以有许多空闲。

现在的皇后很少有心事重重的脸色。

李世民看着东宫的起居注,不悦道:“承乾这么骂圣人,可不是一件好事。”

长孙皇后给陛下整理着衣衫,在一旁道:“东宫的宫女都很懂事,不会将这些事说出去的。”

“这孩子心里对很多事都不满意。”

皇帝与皇后在殿内说着话,晨曦刚刚出来,让立政殿内多了一些明亮。

李世民颔首道:“他在朝堂上也是一副无心国事的样子。”

身为皇帝的发妻,长孙皇后心里明白丈夫的想法,又无力劝说,既要太子懂事,又要太子勤勉。

看了东宫的起居注,李世民便出了立政殿要去早朝。

长孙皇后拿起一旁的东宫起居注,放在书架上。

宫女低声道:“皇后,宁儿姐说太子殿下昨日与许国公有过一次谈话,谈了许久,可没人知道殿下与许国公说了什么。”

“承乾这孩子心事重,陛下既要他懂事,又要他勤勉,还要他为人宽仁和善,不知不觉给承乾的压力也太大。”

宫女又低声道:“太子殿下都已十五了,谁家少年人到了十五岁还不赐字行冠礼,应该早点准备的。”

听着身边宫女的絮叨,她们还是很愿意为东宫说话。

因东宫对待宫女都很和善,太子还愿意将暖和的寝殿给宫女们睡。

这些事都发生在东宫,也很快就传遍了后宫。

因此,承乾这孩子在后宫宫女们的印象里,东宫太子是个很和善的人,如果能去东宫,她们的生活一定会好很多。

长孙皇后又道:“赐字行冠礼的事……”

言至此处,皇后又是长叹一口气,道:“既然陛下没有说起,你们也不要再议论了。”

宫女躬身行礼道:“喏。”

李承乾早早睡醒,早起绕着东宫跑個三五圈,回来的时候弟弟妹妹还在睡着。

洗漱好了用了早饭,时辰也差不多了。

早晨的时候宁儿会教弟弟妹妹们识文解字,到了晌午时分,她们再去国子监讲课。

相较于李泰早早就去太极殿,李承乾则是踩着早朝开始的点来听政。

来到这里的时候,太极殿内的文臣武将都到了差不多了。

太子是最后一个来的。

李承乾给了李恪一个眼神,就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闭目养神。

李恪会意之后,站在皇兄身边,时刻防备皇兄会不会在睡着的时候,往后倒去。

过了片刻,陛下就来了,早朝正式开始。

今日的早朝很安静,自从颜师古弹劾红楼之后,便没有人再说起这件事,其实红楼在唐人的生活中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在大唐初期,就眼下,唐人的绝大部分家庭都达不到大观园中的那种生活。

以至于朴素又彪悍的唐人距离那种故事还是很遥远的,吃饱穿暖就已很不容易了,哪里还有闲心管其他?

多是都是文人士子间传播较多。。

早朝很枯燥,按照昨天的步骤各部进行的汇报。

与在朝堂上活跃的李泰相比,李承乾尽可能让自己在朝堂上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一直到了下朝,闭着眼低着头保持着这个状态。

今天的早朝结束的异常顺利,朝臣都是很忙的,更别要说朝中重臣,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这些人都是身兼数职。

陛下一走,群臣也急急忙忙离开了大殿,要去忙各类政事。

等大殿中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李承乾这才独自一个人走出太极殿,在殿前停下脚步,目光看着殿前开阔的广场,深吸一口气,洁净的新鲜空气让大脑清醒不少。

今天的阳光很不错,关中不知不觉进入了三月。

大唐的朝政体系很简单,也很明了,大部分的规矩也都是按照前隋的体制。

李承乾独自走向东宫,也不想听李恪的建议,与李泰你卷我,我卷你。

如此内卷,除了会累死自己,没别的好处。

揣着手脚步轻快的走着,今天的心情还算不错,尤其是得到了舅爷的支持,妹妹李丽质的婚事也暂时搁置了。

李承乾揣着手哼着郎朗上口的歌调。

等到了东宫,便与弟弟妹妹们一起吃着午饭。

宁儿道:“殿下,今天于詹事与徐长史会来。”

李承乾将一些肉沫酱汁与葱花撒在面上,简单吃一碗臊子面,道:“孤今日想在长安城走走,就先不见他们了。”

宁儿点头道:“奴婢这就去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