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迷茫的未来(2/5)

斐潜总算是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便上前接过羊皮卷。

羊皮卷年代久远,虽说已经是尽力保存了,但是难免还有一些褶皱黑纹,甚至部分遭受虫啃霉变,略微有些残破了。

羊皮卷上不知是用什么颜料,历经时间沧桑,至今仍然可辨,斐潜不清楚写的是什么,但是上面确实写有的字符是和现代的字母有几分相似。

听刚才蔡琰的话,一份是身毒的,一份是大秦的,身毒是不是古印度,斐潜不是很确认,但是大秦么,斐潜还是知道一点点的,是古代对河西以西的那些其他国家的一个混在在一起的通称,似乎汉代对于这一块的区域并没有划分得很详细……

那么这样一来,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斐潜将羊皮卷举起奉还,说道:“弟子少时顽劣,常嫌计数太为繁琐,于市坊见大秦之人计数似乎较为简便,后偶然得此竹简,便常常用此替代文数,以省些笔墨……毕竟……锦纸太贵了些……”

蔡邕摸着胡子,点点头说道:“吾观此法确实简便,但若是用竹简记之,则颇为不便,不若文数纸简皆宜。”蔡邕也说的没错,毕竟阿拉伯数字要在纸张比较大规模使用的时候才方便,要不然在竹简上雕刻那七扭八歪的字母还真不如刻横平竖直的汉字更好。

不过蔡邕也觉得不必打击年轻人创新的精神,便温言道:“子渊有此创新,算术之时也颇为便捷,或可一用,来来,此字何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