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分院院长赵妤曦(2/4)

徐婉阳搜出一分一段表。表格之首,分数2806,考生人数1。

这成绩太惊人。

慕正光非常不能理解怎么会有这种人:四张试卷满分750,你加了两千多分,有这个必要吗?

徐萦则认为这人真是没事找事:分数2374,考生人数2,第二名比你低了四百多分,你为了第一的虚名,费了多大力气从别人那里拿分?

再往下看,还算正常,徐萦则这才放心:“还好还好,超过2000分的就五个人。”

徐婉阳没太注意考高分的,她在找她的排名。分数1097,考生人数95,全省前一百,水木大学稳了。多年的苦读,为的就是这一刻!虽然她的全省前一百水分很大,但看着这一连串的高分,她内心的喜悦不掺一丝水分!

今年的高考成绩显然会被载入史册,它代表着持续了几十年的考试秩序彻底崩塌。考试分再高,高到750,若是没有其他加分,连全省前一千都排不进去。

研究院用一种丧心病狂的手段打破了原先的不公平的规则,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毫无底线的竞争。有武力的人夺取他人分数,有钱的人购买他人分数,有权有势的人……总而言之,考试的不公平程度加深了。

假如徐婉阳没有她的朋友们给她的17分,而是只有1080分,排名96,那她要考水木大学就有点悬了。准确来说,全省百名之后,想进水木大学,都不太稳。

徐萦则算的分数是,但她没有想到有多少人在谋取分数,以至于不太够用。

慕正光算的分数上限是1050分,差得更远。他还算出了分数下限,930分。即便把卢浩和李默蹊的分数都加到930,他们两个还是考不上水木大学。不过,由于卢浩舍弃了分享加分,所以也就不必考虑这种后果了。

慕正光长松一口气:在加分的事上,我没有做错,卢浩也没有做错。如果我固执己见非要把分数给卢浩,如果卢浩收下了我的分数,那么大家就都不会如愿了。

凌晨,三人翻阅徐婉阳花“重金”购买的《招生考试之友》。那是一本挺厚的大书,但他们把目光锁定在水木大学,只看了薄薄几页就选好了第一志愿。在此过程中,光与则提前体验到了报考的乐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