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第六十四~七十章回顾、卷末总结(2/4)

————————————

第六十八章《我誓昭昭出必践》

你是否还记得第五十八章的标题“我心匪石不可转”?“我心匪石不可转,我誓昭昭出必践”,这是黑公主婚礼歌曲,出自2013版《摩诃婆罗多》。倘若有一天你再倒回来看我对这一章的总结,或许你会诧异地发现,原来全书中最大的剧透就在这。

《我心匪石不可转》是两位主角的主场,《我誓昭昭出必践》当然也是。在这个章节中,慕正光明确写下,“在‘暗’降临之前,我们的心愿已经完成”。

本章中用了十八个字形容徐萦则,“因明智而乐观,因坚定而勇敢,因热爱而诚挚”。徐萦则考虑得更多、更长远,但她并没有因为这些长远的考虑而对未来心生胆怯。

从第一章到这一章,两位主角之间的关系固然是越来越亲密,但是第一章里他们不亲密吗?在那时就已经很亲密了,这是有渐近线做证据的。如果你觉得渐近线作为证据太抽象,那还有DNA的复制、生物书上有几只猫作为证据。

如果他们一开始并不亲密,而是在有了渐近线之后才变得亲密,那未免太充满功利性质了,那他们就是齐文景的同类了,虽然程度上没有齐文景那么重,但想法并无太多不同,而齐文景的择偶观在本书中是要被批判的。

来说点和标题有关的,我誓昭昭出必践。

两人定下了第二个约定:尽力不违背心中的良善。

本章里多次出现徐萦则的心理活动,但是定下约定的时候却没有写出她的心理动态。

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再写了,像是“因明智而乐观,因坚定而勇敢,因热爱而诚挚”“但就此时此刻而言,徐萦则书写的一字或两字确确实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话都能从侧面看出徐萦则为什么要定下这个约定。

而且,这时写了慕正光的想法,两人的想法是一样的。

慕正光的想法太长了,只分析其中两句话。

第一句话:永不背叛太容易,生生世世太虚幻,只要坚守心中的良善,便不容易做出出格的事、便不容易产生大的纠纷。

慕正光想要的不是“生生世世”,不过“永不背叛”还是很有必要的,但这件事太容易做到了,像呼吸一样简单,不值得为此定下山盟海誓。

反过来想,“尽力不违背心中的良善”,这个约定已经包含了永不背叛,因为背叛意味着违背良善。

第二句话:你和我的约定是“尽力不违背”,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也做不到恒定坚守良善,永远良善是我们的目标,而不是现状。

慕正光对双方的认知还是比较清晰的,如果他认为他已经做到了恒定坚守良善,那就很麻烦了。

约定的事说完了,把时间往回倒一点点。

徐萦则在纸上写了一个无形的字,这个字的作用在原文里写了:这一字落下,两人都感到无比踏实。从心中产生的力量,也变得更加强大。

总结一下:两人的力量变强了。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年年初,同学写了一张很长的纸条在上课期间递给她,纸条上有一句与这差不多含义的话。

年初的那句话在第四十三章,放上原文:其实我们早就在一起了,但是因为我在愿望中加入了其他“条件”,所以还差了一些。

现在的这句话是:在“暗”降临之前,我们的心愿已经完成。

这两句话的含义差不多,只是在程度上有区别。

最后,具体分析两人的语言和想法,把时间再往回倒一点点。

第一段:愉快的饱腹感让慕正光心满意足,他不由自主地赞叹生活的安定和美好:“如果‘暗’没有出现,或者是去年这时候我请你吃饭,那我们就要节衣缩食了。”

慕正光说的这句话基本符合事实,徐萦则没有反驳这句话,她说的“即便没有‘暗’,我和你还是会在一起。我们会经历高考,你考上末流211,我也考上末流211,还在同一所学校”起到的是补充作用。

第二段:慕正光心中闪过一丝黯然和惶恐……如果没有“暗”,我们还能有这么多的幸福吗?

慕正光的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绝大多数人都会这么想,除了一小部分人,比如,徐萦则那样的人。

慕正光说“话虽如此,但肯定不如现在”,徐萦则对这句话的回复很长,抽出其中两句:到那时就会发现,命中注定困难和坎坷推动我们相遇,快乐和不快乐、这一切都推动我们互相眷恋。在“暗”降临之前,在我们相遇之前,在我们出生之前,一切事都已经写好了。

首先要说明,徐萦则不喜欢苦难和坎坷,第三十章里写了“我关心你,我想保护你,我想为你减去不必要的与无益的障碍和沧桑”。

徐萦则喜欢的是推动我们相遇、推动我们互相眷恋的“命运”,或者说人生。

徐萦则说的这些话,让慕正光不再惶恐,让慕正光能勇敢地写下那句话,让慕正光看淡了“暗”对两人的关系的促进作用。

————————————

第六十九章《级别分明研究院》

在第六十一章就借着詹道合的视角说了院长、副院长都有上古者水平,在本章中,两位主角从手册中得知了这一消息。

这里简述一下研究院的分级。

研究院总院里有院长、副院长以及其他职员,其他职员是客观存在且一定存在的,不然院长、副院长就成空架子了。

研究院里,院长最大。太行山王、澜沧江王是院长的合伙人,而不是上司。太行山王、澜沧江王的代言人在级别上低于院长。

总院下面是分院,分院院长的管辖范围不止一座城。第六十六章里写了四级分院院长能管辖1~2座城市。

总的来说,分院院长的管辖范围介于市和省之间,站长的管辖范围介于县和市之间。

本章里写了站长的基本工资,不包含奖金和津贴。

管辖五座县城的一级站长,每个月的基本工资是100000。由此可见,研究院给的工资还是很高的。

章节末尾慕正光和徐萦则在会议厅里遇到了齐文景、王筱雨、詹道合。

王筱雨首次出场是在第四十五章,齐文景也是在这一章中首次出现的。齐文景已经发挥出了他的一部分作用,比如,给徐萦则“让路”。在这一章里,王筱雨才开始正式发挥作用。

————————————

第七十章《一见钟情难相配》

齐文景对徐萦则一见钟情,其原因是谱尼之力。詹道合和王筱雨互相一见钟情,其原因也在于渐近线的契合和相似。

在第六十八章的总结里说了,这种择偶观是要被批判的,在本章中详细批判了这种择偶观。

“慕正光大大方方地展露他的不屑”,“不屑”这个词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先有相互吸引的特质,然后才有相互吸引的渐近线,他们本末倒置,肯定不般配”“可能以后会更般配一些,前提是能摆脱渐近线给人带来的幻觉和错觉”,两位主角说的话完全否定了这种行为的正确性。

“即便两人渐近线完美对应、互相补充,也只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这句话是旁白。旁白也否定了这种行为的正确性。

从本章慕正光对待詹道合的态度上能看出,慕正光不轻易吃亏、不轻易生气。

慕正光和徐萦则说起赵陈蒿的事,从这里能看出两人之间没有隐瞒、没有猜忌,徐萦则不会因为不好意思而把某些想法、某些疑惑藏在心里。

“慕正光心里一惊”,他“惊”不是因为事情败露、不是因为他在防备徐萦则。从前文中能看出,慕正光和异性的交往很不自然(和徐萦则的交往另当别论),在他的意识中,他可能根本没有想过赵陈蒿好还是不好,所以徐萦则问他“卢浩、商禹、赵陈蒿他们还好吧”,他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一章也没有写太多具体内容,这些会议是第二届建模大赛的收尾工作,会议结束,大赛结束,第一卷也就到此为止了。

“研究院所有分院的所有成员在2021年第一季度一共击杀了174位疑似中古者的渐近者、关押了65位疑似中古者的渐近者、招募了26位疑似中古者的渐近者。”勤国里的中古者不到15000人,研究院只用了一个季度就处理了265位中古者,效率很高。

————————————

《卷末总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