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愿从老将军之请!(2/3)

“如果只是溃散,那刘濞老贼,也未免太过幸运了些……”

“久攻睢阳而不下,已经让叛军将士心中,生出‘梁国兵骁勇善战’的想法,对于关中兵马,乃至棘门、霸上等常备军,更已是心生恐惧。”

“在这样的情况下,后方传回粮道被断绝的消息,很容易让叛军将士,主动将周太尉奉若神明。”

“——周太尉麾下的十万大军,是较梁国兵更悍勇的关中卒;”

“周太尉本人,更直接就是细柳营的主将……”

···

“若刘濞不迅速下达战斗指令,让麾下叛军时刻身处备战状态——时刻专注于战事而无暇他顾,一旦叛军将士闲下来,就会开始思考这些问题。”

“所以,留给刘濞的选择,便只有拼这最后一口气:要么一鼓作气打下睢阳,得到睢阳城内的粮草;要么攻破周太尉在昌邑的大军,以击破麾下将士对周太尉的恐惧。”

“如果这两点都做不到,那刘濞与其率军回撤,还不如弃军而逃。”

“因为引军东撤,就意味着叛军将士,会从战斗状态中脱离出来,并开始思考。”

“一旦叛军将士开始思考,便很容易让某些聪明人,出现‘与其败亡,不如弃暗投明,以刘濞项上人头请功于长安’的想法……”

听到这里,刘荣才终于面带了然之色,缓缓点下头,神情也莫名放松了些。

“如此说来,刘濞的败亡,已成定局?”

闻言,老张羽即没有点头承认,也没有摇头否认;

只仍带着那一抹深达眼底的笑意,负手屹立于墙头,眺望向城墙之外。

“两个月前,刘濞率大军五十万,尚且不能攻破我睢阳城。”

“如今,刘濞麾下可战之兵,至多不过三十万!”

“而我睢阳守军虽也有伤亡,却也已经经历了战场的洗礼。”

“——睢阳,刘濞是不可能攻破的了。”

“刘濞唯一的机会,便是攻破周太尉驻守的昌邑,以扭转乾坤。”

···

“但周太尉,恐怕早就已经想到了这一天。”

“所以,过去近两个月的时间,周太尉麾下的关中兵马,才会整日在昌邑挖战壕、垒土墙。”

“——早在率军从长安出发时,周太尉,恐怕就已经料到了此战的后续发展。”

“从抵达昌邑的那一天开始,周太尉,就已经在为今天做准备了……”

听到这里,饶是对历史有所知解,对吴楚之乱的大致脉络有所了解,刘荣也还是因张羽这段话,而佩服起周亚夫的战略推演能力。

过去这两个月,周亚夫所部被诟病最多的一点是什么?

与绝大多数人的猜测所不同:坐视睢阳被攻打而不派兵支援,根本没让多少人生出唾骂周亚夫的心思。

——坐视友军被攻击而无动于衷,确实有些冷血;

却很符合此番,长安朝堂为平定叛乱,所定下的主体战略。

无论是从‘与睢阳互为犄角,彼此照应’的战略角度,还是‘让梁国和叛军拼个两败俱伤,以免梁国将来尾大不掉’的政治考量,周亚夫在昌邑按兵不动,都是完全符合既定战略的。

真正让周亚夫在过去这两个月饱受诟病的,是昌邑的十万关中卒,从抵达昌邑的第一天开始,便开始在昌邑挖壕沟。

什么鬼?

派你周亚夫来平叛,你搁这玩儿上基建了?

尤其是昌邑的位置,更让人摸不着头脑。

——刘濞率军西进,睢阳城是刘濞西进路上的阻碍;

而昌邑却位于睢阳战场的东北方向,隐隐位于叛军的侧后方。

在这个位置,摆出坚壁清野、死守城池的架势?

谁理你啊?

刘濞若攻破睢阳,怎么可能还回头打昌邑?

人家直接继续向西,打荥阳敖仓,甚至直接就是洛阳了!

就连具备穿越者视角的刘荣,也一度怀疑周亚夫此举,不过是示敌以弱的计谋而已。

——让麾下将士在昌邑坚壁清野,不过是周亚夫想扮猪吃虎,先给叛军留下一个‘我很蠢’的印象。

直到今天,听张羽这么细细道来,刘荣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事实,大概率便是张羽所说的这般。

早在还没有抵达战场时,周亚夫,就已经推演出了整场战役的走向;

而在昌邑坚壁清野,也恰恰是未雨绸缪——为如今,叛军走投无路,从而孤注一掷,猛攻昌邑做准备……

“不愧是先帝临终之时,留给父皇的柱石啊……”

“单是这战略视角,纵观东、西两汉,怕是都能跻身于前五?”

对于刘荣的思绪,张羽自是一无所知。

就这么含笑望向城墙外,看了不知多久,才终是缓缓回过身,在墙垛内就地坐了下来。

老将军坐下,刘荣自也是下意识上手扶了一把,旋即也跟着坐下了身。

而张羽接下来这一番话,却让刘荣惊愕之余,不由得感到一阵好笑……

“这些话,我也都告诉了王上。”

“——我告诉王上:刘濞大概率不会硬磕睢阳,而是会转头,去攻打昌邑的周太尉所部。”

“我也不再指望王上能派兵,去从后方侵扰刘濞的叛军,以分担周太尉所要面临的压力,只求王上不要急着高兴,一定要加固城墙防务,以免刘濞狗急跳墙。”

“我劝大王:不要做巨鹿的章邯,也不要给刘濞做‘项王’的机会;”

“但王上……”

听出张羽语调中的落寞,刘荣也不有发出一声叹息。

“王叔,当是拒绝了?”

“或是因此而迁怒于老将军,更甚是夺了老将军的兵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