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又是一个过不好的年(2/2)

随即话锋一转,又问道:“不过眼前胶泥活字之事,却也不可不管,文若可有方法教我?”

想了想,荀彧坦言说道:“虽然我们可以尝试仿制这种胶泥活字,但时间上难以赶上刘备的速度,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更直接的方法来应对。”

曹操急切地追问:“直接的方法?还请文若明言。”

荀彧回答说:“主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通过提供补贴来鼓励工匠研发印刷术,就算研制不出超越胶泥活字的印刷术,也能加快仿制的速度。”

“其次,可以暗中散布关于胶泥活字质量不稳定的谣言,同时推出降低税率的办法,鼓励世家购买木活字,为我们争取研制胶泥活字的时间。”

曹操点头思考,随即微微一笑,赞许道:“嗯,文若此计上好,就这么办!”

虽然这个方法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但总好过什么也不做,任由自己的经济被对方彻底冲垮要好。

“对了主公,还有一事。”

见曹操心情稍微好了一些,荀彧犹豫再三后,还是决定再说一个坏消息,也是为了先给曹操打一个预防针。

“文若还有何事?但说无妨!”

曹操倒没有太过在意,示意荀彧直接说出来便是。

荀彧迟疑道:“彧粗略算过,以如今存粮,即使有从袁绍处高价购得的一百五十万石粮食,恐怕这个冬天也会有不少流民产生。”

“刚刚得到密报,荆州方面,已经做好了招收安顿流民的准备。”

曹操一听,勃然色变。

“什么?”

“文若,绝不能让刘备得逞!”

“原来如此,竟然还打着这样的主意,此计当真狠辣。”

曹操顿感头疼,人口可是重中之重,因为不管干什么,都离不开人,于是沉吟片刻后,说道:“文若,你说说看,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荀彧略微沉吟,抬头看着曹操,郑重道:“主公,为今之计,或可借此机会,将未来产生的流民,全部迁至关中!”

“关中一带所受影响较小,若将流民迁去,以工代赈,或许能够一举两得。”

“哦?”曹操眼眸微眯,沉声道:“此计大善!”

其实往关中迁徙百姓,包括号召之前关中百姓重返故土,都是这些年曹操一直在做的事情。

不过一直以来,迁徙效果向来不佳。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更恋旧土,不是活不下去,谁愿意离开故土呢?

荀彧提出的方法,的确是最佳方案,只是一旦这么做,肯定还会有流民往南而去,他也不可能把这些人全给抓到关中去。

但这的确是没办法中最好的办法了。

“文若,就这么办,此事你亲自负责。”

“喏!”

随着曹操和荀彧的决策,这个年,曹操注定又过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