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月英纸现,张明的惊天之谋(2/2)

“夫君......”

刚准备拒绝,张明抢先堵住了黄月英的话。

“月英,说好的,这是我送你的礼物。”

于是黄月英不再坚持,用力点了点头。

选了几捆上好月英纸,张明又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便和黄月英一同返回了襄阳。

第二日一早。

孔融的宣旨队伍,终于抵达了襄阳。

刘仁代刘备接了旨,得知刘备提前出兵,孔融也是忍不住赞叹。

“想当年北海被围,便是玄德倾力来援。”

“今日胡患当前,又是玄德大义,似这样的股肱之臣,才是汉室栋梁。”

“可惜不能与玄德一道,共赴前线,痛击胡虏!”

看着有感而发的孔融,张明心头微动。

果然和历史记载差不多,孔融是个汉室拥趸,与其最后顶撞曹老板,而被曹老板以不孝之名搞死,还不如以后就留在荆州,为老刘所用!

于是张明躬身行礼后,劝慰道:

“文举公的忠心,想必世人皆知,正所谓。”

“汉家旌帜满河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文举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若明没有记错,文举公入北海六年,教育大兴,令四万余众脱离黄巾军,此等功劳,举世无双。”

“因此,待平定了胡患,未来教化胡人,非文举公不能。”

孔融抬眼望去,在刘仁身边,有一俊逸青年,令他眼前一亮。

尤其是此人的话,以及刚刚吟诵的一首他从未听闻过的诗,让他如沐春风之余,更心生激动之情。

“可是南阳张知汉?”

张明再行一礼,不卑不亢回道:“正是在下,文举公也曾听过晚生之名?”

“哈哈哈!”

“岂止听过,简直如雷贯耳,实话说吧,老夫来这荆州,又被曹操调为南郡太守,为的就是见你一面。”

“没想到刚刚见面,你又给了我一个惊喜。”

“好一个‘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可惜不得纸笔,咱们快回馆驿,老夫要将此诗记下!”

看孔融抓耳挠腮的模样,不愧是性情中人。

同时孔融的话,也让张明心头一动,没想到对方已经被调为南郡太守,并且此行目的竟然是为了见自己。

看来《弟子规》和那三首诗词,在许都造成的影响力,比探报上说的,还要深远许多。

而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张明心中大定,微微一笑,适时递上月英纸并一只毛笔。

看着眼前白皙无暇的纸张,孔融两眼放光,一边轻轻抚摸,一边喃喃低语。

“这是......纸?”

“比左伯纸轻柔,白净,这纸,是何物?”

看似自相矛盾的话,彰显出孔融此时心中的震惊。

“文举公,此物乃是我改良左伯纸工艺所得,我称之为‘月英纸’,不久后,此纸必会风靡天下。”

“此地不是说话之处,还请文举公过府一叙,小子亦有事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