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对于占城稻的渴望(2/5)

占城稻最大的特点便是高产、早熟、耐旱。

一旦找到引入中原,便可以在中南半岛以及楚地推广。

根据典籍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

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在大秦,只能人工种地,收成全部依靠天气。

这种靠天吃饭,往往是最不保险的,一旦天气恶劣,往往会颗粒无收。

有时候,一次的春旱就会导致朝廷的粮食大减,而国人百姓也因此都挨饿。

而且最可怕的便是,这种情况一旦持续的时间长了,就会闹饥荒,到时候场面就会更加控制不了。

在大秦,大多数的税收都是依靠粮食.......

喝了一口夭夭送来的热茶,赵术眼中掠过一抹精光,在竹简上写写画画。

赵术记得清楚,由于受地域气候差异的影响,中原大地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便是南稻北粟。

大秦便是以粟为主。

但是,由于受生长周期的影响,一般如粟这等主要粮食作物均为一年一季。

这样一来,朝廷唯一增加粮食产量主要依靠开荒拓田的方式。

但开拓荒地,常常会受到战争、气候等环境影响,效率并不太高,粮食产量的提升速度很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