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吕氏亏出血了!(2/2)

西周之时倒还好,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周天子还是能够调得动天下诸侯。

天下诸侯也要奉周天子为主。

但是到了东周之时,这事情就根本性的改变。

周天子权威越来越小。

一段儿时间后,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名存实亡。

春秋五霸时,周天子这个天下公主,实际上成为了他们的附庸。

也成为他们所打出来的一个口号。

抢占大义。

比如尊王攘夷……

周天子实际上控制的地方,只有其王邑以及其周围的、十分有限的土地。

春秋时期倒还好,周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最起码还存在。

等到到战国时,周天子存在感越来越低。

天下完全成为了战国七雄,相互逐鹿的舞台和战场。

甚至于到了战国后期,周天子都没了……

朱标看过的史书不少。

对于这些还是比较清楚的。

也正是因为,他才会升起浓浓的担忧。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

二妹夫所提出来的,把藩王封到外面去的办法,若是仔细论起来的话。

和周朝的分封天下,其实也没什么两样。

既然周朝分封诸侯,最终会落得这么一个下场,出现种种事情。

那自己的大明,对外进行分封后,长时间下去,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肯定会出现的。

到了那时,别管是春秋五霸也好,战国七雄也好。

朱家的子孙,又必然会厮杀到一团。

无数宗亲会因此流血,死掉。

这等事情,和朱标的初衷相违背。

也是他不想看到的事情。

若是二妹夫这边,没有一个好的办法,来把这个事儿给解决了。

那他还真的会在,二妹夫所提出的这个解决办法上面存疑。

“大哥,你这么想,其实也很有道理。

但是有些事情,我与你说一说,你或许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周朝的分封,最终的结果确实是如此。

这点没有什么好说的。

但过程却并不太一样。

提起周朝的分封制,很多人都会觉得周朝很傻。

明明是上好的国土,却偏偏不自己掌控。

而要将其给分封出去,便宜的诸侯。

并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的混战……

其实这么想是错的。

因为这完全属于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忽略了周朝建立时的事实情况。

忽略了周朝实行分封制的背景,以及生产水平。

脱离了当时的这些实际条件,以如今达到的水平和目光,去看几千年前的事情。

肯定会有失偏颇。

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依照当时的生产条件,还有社会制度。

周朝根本就无力,控制那么多的土地。

周朝的分封天下,也并不是说,把已经打下来、治理好了地方给分出去。

而是说把众多,根本不受周朝控制的地方,封给了同姓子弟,还有那些功臣。

有很多,根本就不是周朝本身所控制的地方。

至于那些经营好的地方,都在周天子手中牢牢的握着。

周王室那些被分封出去的诸侯,是要自己去打拼的。

来到封地,需要要筚路蓝缕,搞开发。

依靠他们所带去的护卫,还有其他的一些资产。

到那里,把那些蛮荒之所,给建立起来。

当时诸侯就蕃,最多的情况便是这些人到了那了以后,就赶紧筑城。

然后依靠着城池,和外面的众多的蛮夷作战。

收编,擒拿,奴役那些野人。

以城池为中心,朝着周围发展。

而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

出面前去就蕃的诸侯,被外面的那些蛮夷给围了城,打的不敢开门,依靠城池苦苦支撑的情况,也非常的多。

历史上,传下来了诸多的称呼。

比如南蛮,北戎,西狄,东夷这些……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在当时,我们华夏的周围有着多少的敌人。

可是发展到现在,哪里还有什么东夷?

南蛮虽然还有,但是现在咱们眼中的南蛮,和当时称呼当中南蛮,可天差地别。

当初称呼里的南蛮之地,到了现在,都已经成为我华夏的锦绣河山。

至于北戎,西狄这些,也同样是被灭掉了不知多少。

比如秦,一开始就在边陲之地。

而且地方还很小。

可到了后面,却还一步步的发展成为大帝国。

后面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中,实力最强大的存在。

最终还吞并天下,一统江山。

在秦的发展壮大,使其实也是西狄的血泪史。

秦国有多少地盘,是从西狄手里抢过来的?

又有多少人口,是同化过来的?

也正是因为有了周朝的这种分封天下,才令到华夏文明,有了一个极速的对外扩张。

令我华夏版图,有了一个特别快的发展。

令原本众多不是我华夏控制的土地,都变成了我华夏了。

在我看来,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之下,周朝的分封制,其实是一个很先进,顺应当时生产水平的、一个极其伟大的举措。

若没有周朝进行的分封,华夏文明,想要有一个这么急速的扩张,是不可能的。

想要拥有那么大的版图,也同样没那么容易……

而如今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大明的诸多能力,远非当初的周王室所比。

所拥有的力量,以及版图之宽阔,也同样是远超当时的周王室。

但是若咱们把目光放的更为长远,不局限于我大明,以及大明周遭的这些地方。

而是跨过了重洋等诸多的海外之地,那就会发现,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情况,是不是也和当初的周王室有着很大的相像?

因为发现外面还有众多的地方,是我大明鞭长莫及之地。

以我大明现在的水平,以及能力,全靠我大明王师,将其打下来,并进行控制,根本就做不到。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大明又何妨再效仿一次周朝呢?

把我大明的这些藩王们,给分封到海外。

在那些大明根本没有打下来的土地上,让他们去作战。

将那些土地,给弄成我大明的。

让他们对外传播我大明的礼仪,传播大明的文化生活习俗等等诸多的东西。

从而把这些人,都给同化了。

长时间下去,或许有的藩王只能弄出一小片的地方。

众多藩王做出来的成果,也良莠不齐。

可是长时间的去看,那绝对能让我大明在外面多出诸多的领土,多出诸多属于我大明的地方。”

听到梅殷所说出来的这么一番话之后,太子朱标神色,不由的为之震动。

心中也升起了诸多的惊涛骇浪。

这……这好像按照自己二妹夫所说的那样去想,事情还真的是如此。

很多人,乃至于自己,在想起周朝所进行的分封制时,看到的大多都是后面同室操戈,诸侯不服周天子的命令。

不停作战。

到了后面天下大乱,以至于出现了战国七雄等等事情……

都在看西周的分封制,容易引发乱子的教训。

却忽略了周朝的这次分封,令的华夏文明,得到了一个多么巨大的向外扩充!

也忘记了去看,周朝在当时的条件。

正如自己家二妹夫所言的那样,若没有周朝的分封制,华夏真的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这个样子?

能够拥有这么大的疆域?

这事情值得思索。

二妹夫看问题的角度,总是和一般人不同!

很多众人觉得寻常的事,大多都能够让他看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来。

再仔细想想,还真的如同二妹夫所说的那样。

这个时候自己大明,和之前比起来,确实是远超周朝的水平。

不论疆域,亦或是军队等等,都是如此。

在周边的这些国家已经是首屈一指,没有人能够和大明争锋。

但是,将目光放到更远处去看。

还确实如同自己二妹夫所说的那样。

其实和周朝所面临的局面,也没有太多的不同。

大明虽然强大,却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力量,把那么多的地方,全部都给控制在大明朝廷的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确实可以进行藩王分封。

把藩王们,都给封到外面去。

如此以来,既可以解决藩王内封造成的诸多混乱。

也可以给这些弟弟们,一个展现自己的能力的机会。

从这上面来说,那确实挺不错。

但是……根本性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啊!

到了后面,又该怎么避免,同室操戈?

自己大明真的不会走上,分封天下的、周王室的命运?

这些被分封出去的人,到了今后,肯定还会和大明本土发生冲突!

在意识到这个事情之后,显得有一些振奋的朱标,神色又一次变得有些有迟疑起来。

有些想要问梅殷,却一时之间又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觉得自己这个时候,再这么问,会不会显得抬杠了?

梅殷却率先开了口,望着朱标道:“大哥,是不是觉得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今后那些分封出去的宗室,还会打起来?

乃至于会打到大明本土?”

听到梅殷这么问,朱标便也没有再藏着掖着。

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

梅殷道:“这个,其实是没法避免的。

可以肯定的是,在分封之后的很多年里,那些分封出去的藩王。

都不会和大明本土之间起什么太大的冲突。

至于大哥所担心的,那种如同周朝那样,周王室衰弱,乃至于到了后面,完全沦为宗室附庸的事情……

也没必要担心那么早。

因为这个世界足够广阔。

而对外分封时,又可以把藩王封的特别远。

同时还可以,把藩王们分封在,彼此不相连的地方。

在他们周围,有着众多的不属于他们的领地相隔。

如此以来,他们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的空间会特别的广阔。

要比周朝时,分封出去的那些诸侯,领地更为广阔。

那些藩王们,在自身所处的地方,还有着很多的发展空间的情况下,是很少有人,会来找大明这个宗主国的麻烦的。

彼此之间攻伐,也不会太多。

这份稳定,能够维持很多年。

最起码两百年是不成问题的。

至于到了更后来……其实在我看来,大哥也没有必要担心那么多。

因为就算到了后面真的还会打起来,可我大明,以及我华夏,都已经得到了一个极大的扩充。

这个世界上三分之一,乃至于更多的地方,都将会变成我华夏之地。

这其实就是最大的胜利。

而真的论起来,周朝灭亡了吗?也不算。

不论是春秋五霸,亦或者是战国七雄。

以及后面统一天下的大秦,都是当初周王是所分封出去的诸侯王。

那些人,也都和周王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真的算起来,其实可以将其理解为小宗取代了大宗。

到了后面,出现了汉等诸多的朝代。

除了入寇的蛮夷的朝代之外,剩下的,其实也都可以看作是周朝的延续。

就连我大明,也一样如此……”

听到的话后,朱标的神情,又是为之震了震。

显然所说的话,又是一个他在此之前,不曾考虑过的方向。

梅殷在这里,等着朱标对这些事进行消化。

藩王外封这件事,他是真想将其办成了。

为什么如此推崇藩王对外分封?

因为这件事,和他对朱标说的周朝分封制,其实这些都只是表象的东西。

把外面的装饰给扒掉,只看其内核,会发现无论是周朝的分封制也好,还是梅殷对朱标所说的藩王对外分封也罢了。

其本质上,都是对外殖民扩张。

梅殷从后世而来,深知近代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

那自然是要尽可能的,来推动事情,往这一步上去发展。

落后就要挨打,停滞不前就要遭受浩劫。

既然这样,那就推动大明,让大明来对外进行扩张殖民好了!

抢占先机,先一步把相似的事情,给做出来。

从而让大明,在后面的变局之中,占据主动……

朱标沉思了一阵儿之后,抬头望向梅殷,神色多少显得是有些复杂。

看起来,还是有些心结没有解开的样子。

梅殷对此倒是并不意外。

毕竟他知道,自己大舅哥是个心善的。

而且,有很多想法都是根深蒂固。

想要让自己在短时间内,通过只言片语,就将他的想法给改变。

让他认同自己的所说的办法,真没那么容易的。

所以梅殷又一次开了口道:“其实,大哥你再想想的话,就会发现周朝的分封,并没有那么的不堪。

对于周天子的伤害,也没有那么大。

大哥你学问好,对于这方面都有理解。

那大哥说一下,整个周朝多少年?”

朱标道:“八百年。”

“那西周又存在了多少年?”

朱标想了一下道:“两百七十五年。”

梅殷点了点头道:“大哥,这就足够了。

不说周朝的前后八百年,这有些水分,后面的东周,属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周王室衰弱。

只说西周的两百七十五年,其实已经是超越了大多的朝代了!

因为,没有超过三百年的王朝!

能够达到二百七十五年,其实就已经非常非常的不错了。

更何况,后面还有那么长时间的东周时期,周王室虽然衰弱,但很长时间都在……”

没有超过三百年的王朝?!

朱标听到了梅殷所说的话之后,下意识的就想要进行反驳。

觉得梅殷说的不太对。

梅殷道:“大哥,你从秦开始往后算一算就知道了。”

朱标听了梅殷的话,就依言坐在这里思索起来。

想要看看,梅殷所说,到底正不正确。

结果一番思索之后,朱标的神色,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震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