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刑不上大夫士大夫?呵呵(1/5)

“青田兄,就让我等连起手来,朝着君与士大夫共天下这条路正确的道路,迈进吧!”

李善长望着刘伯温,目光灼灼的说到。

声音里带着一些蛊惑。

这就是李善长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之后,所想出来的、说服刘伯温的办法。

君与士大夫共天下,这是多少当官的人所梦寐以求的神仙日子。

这再加上一个刑不上士大夫,那他们的日子是真的美上天。

也是因此,在李善长看来,只要他把这些说出来,那么绝对能够说动刘伯温。

这是哪一个当官的人,都没有办法拒绝的强大诱惑!

对比一下宋朝时那些当官的士大夫们的待遇,再对比一下现在,他就特别羡慕宋朝。

接下来做上一些事情,就是顺理成章。

声音之中都带着一些哂笑。

宋室南迁,半壁江山拱手让人。

说起这些事儿,刘伯温情绪显得有些激动。

在一定程度上,是和皇帝站在对立面的。

啪的一声,就将手中的书本给摔在了桌子上。

让人恨不能拔剑而起,来到那個时代,荡平胡虏!

晋朝衣冠南渡,汉人沦为两脚羊,说不尽的耻辱!

很快就会传开。

刘伯温听了李善长的话后,抬起头来,望着李善长反问了一句。

最终还不是落了一个神州陆沉,把我华夏正统全部都给葬送!

对异族行牵羊礼,公主嫔妃,沦为禽兽玩物,天潢贵胄竟谷道破裂而死!

特别希望有朝一日,大明也能够变得如同大宋那样。

皆是一些无用之人,都是懦夫!

翻开史书,尽皆是我汉人之血泪!

所谓的魏晋风流,不过是一些醉生梦死,逃避现实之人的,弄出来的放荡形骸,放荡不羁。

所以再他看来,如今过来和刘伯温说上这样的一番话,把刘伯温给说服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终宋一朝,也没能打到外面去,也没能越过长城!

还不够屈辱啊!”

别管之前怎么斗,但归根结底他们这些人都是臣子。

这就已经足够了!

在他看来,这次说服刘伯温的可能性很大。

在这上面,他和刘伯温有着共同的诉求。

真如此,那当真是死而无憾!

刘伯温熟读史书,学问比自己还高那么一点。

不过是一头肥猪而已!

到现在他都觉得,这件事有很大的可能,就是刘国温在背后出了力。

君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宋朝,更不必多言。

这事情不能多想,一想他就火大。

如今,所想要达到的结果,刘伯温也达到了。

晋宋两朝,翻开史书去看,满满的都是屈辱!

刘伯温总不能真看着皇帝如此胡作非为,这般打压百官吧?

眼睛都有些红。

自己亲自过来找他,登门拜访,说这些事儿,已经是被许许多的人给看到了眼里。

对外委曲求全,江山只剩了一点点,有再多的钱又有何用?

主动向他服软了。

“这真的是条正确的路吗?

纵观历史,君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有晋朝和宋朝。

在这种情况下,他有多大的气,也该消了。

要比自己更加的清楚,君与士大夫共天下,对于这些做臣子的而言,到底有多大的好处。

刘伯温现在已经获得了他想要的。

是,宋朝是有钱!

可再有钱又有什么用?

这两个朝代过的不够憋屈吗?

真这么做,今后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君与士大夫共天下,是条正确的路?”

不停的送岁币,给人跪在地上办事!

等于说是已经给了刘伯温天大的面子!

“反观那些强盛的朝代,秦,汉,唐,有哪个是君与士大夫共天下的?

没有!

君与士大夫共天下,只能养出大批大批的蛀虫!

只能让国家失去了血性!

只会疯狂阉割武将。

只能让无数蛀虫,疯狂的汲取国家的利益,肥了他们自身!

弄出数不尽的屈辱亡国史!

现在,你却又要和我说,要君与士大夫共天下?

你是想要让我大明,也变得如同晋朝,如同宋一般憋屈?

要让我汉人再次遭受浩劫?

我等跟着上位,辛辛苦苦光复的汉家江山,收复的失地,还要接着让那些胡虏们糟蹋吗?!”

刘伯温此时,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整个都炸毛了。

对着李善长一阵狂喷,唾沫星子都喷到李善长脸上去了!

在之前,刘伯温的觉悟还没这么高。

但是此番在经过了廖永忠之事。以及李善长,胡惟庸对他弄的必死之局,在梅殷的帮助之下,被破开之后。

他也打开了一些心结。

整个人的格局,又大了不少。

因为真的论起来,他也是经历了一番生死的人。

人生在世,除死无大事。

经过了那么一遭之后,不少的事儿他一下子都看开了。

觉得人活在世上,不能这一辈子都这样的蝇营狗苟。

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目光要长远一些,要多为这个天下,为族群考虑一下。

若是没有能力,居不了高位,那就把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照顾好便是最好。

可身居高位了,有一定的能力了,还是要多为整个国家,整个族群去多想想。

听到刘伯温的这一番话后,原本还显得挺有信心,目光带着一些蛊惑,以及满满期待的李善长,一下子就被整懵掉了。

神情有些呆滞,错愕,满心都是不解。

不是……这是刘伯温?!

刘伯温……疯了吧!!

竟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这还是自己所认识,所了解的刘伯温吗?

这狗东西,什么时候变成这个样子了?

把调子起这么高,显得像是圣人一样。

“青田兄,此言差矣,宋朝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岳武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