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章 板升城(1/5)

长城从周朝开始修起,一直修到了明朝,一千多年间,它的作用也一直在变化。

起初只是为了抵挡游牧民族的战马,毕竟下了马的陆地战,中原王朝谁也没怕过。

后来信号塔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哪里有了敌情,放个狼烟就能看见,调度军队防守。

在明朝,在初期长城变成了北伐的起点站,防御作用反而没那么重要了,后期明朝没了初期的武力值,长城又变成了防御工事。

但这个时候,它除了防备敌人之外,还有一个作用更重要了,那就是阻止逃亡草原的人。

元朝北退草原时就有不少人跟着元庭离开,而明后期随着民生凋零,也有不少逃亡草原的人。

再加上蒙古诸部南下劫掠带去的人口,草原上的汉人数量不在少数。

丰州的板升城就是这一带最大的汉人城市。

丰州在黑河旁边。

嘉靖45年,阿勒坦兴建板升城,丰州开始成为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

也就是这里5万多的汉人人口,才为后来阿勒坦推广农业提供了基础。

但这5万多汉人,成分极其复杂,有白莲教余孽,有被蒙古人劫掠来的,也有在边境活不下去主动逃出长城的。

其中卫所兵不在少数,而且因为明朝“你家没有了男丁,亲戚邻居补上当兵”的政策,这些人往往一逃就是几十户几十户的离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