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麻城的时事情况如何,沈冬素根本无从得知。即便飞鸽传书,她得到的也是十日之前的消息。

离得太远,她除了尽可能地调动人力和资源协助莫修谨,剩下的就是相信莫修谨,然后等待消息。

就像凌墨萧远征一样,她除了做好准备的物资准备,凌墨萧带大军一走,她就什么忙也帮不上。

甚至他走这一年多,统共就收到两回信,一回是莫修谨带回来的,一回是姜宏带回来的。

她叮嘱李念鱼做好本职工作,自己也一样,除了幽州城扩建这件大事,再有就是,盯紧两个才学爬的小家伙。

特别是大宝,太好动了,一个不留神,不是撞到墙,哇的一声哭的震天响。

就是连爬带翻时磕到头,哭的跟割草机一样,还哄不好,非得他自己哭累不可。

小宝乖很多,但小丫头太懒了,就爱吃辅食,和躺在婴儿车里被人推着睡觉。

还必须是推着才肯睡,看到睡着了,婴儿车停下,立即就睁眼吭吭叽叽地表示不满。

冬素为了让她白天少睡,总把她和哥哥放一起爬着玩,但每次都是哥哥像一只快乐的修勾,边爬边笑。

妹妹像一只呆萌的布偶,眯着眼睛看哥哥疯,自己就是坐着不动。

沈冬素便拿玩具逗她爬着玩,奶娘很不解,王妃为什么非让孩子动起来?

姑娘爱睡觉有什么不好吗?白天就让她睡,睡醒了吃,小孩子不都是这样。

沈冬素耐心解释,因为她准备再出一本孩子早教的书籍,关于孩子几个月该会什么,都要详细写上。

“孩子半岁后添加辅食,不再全母乳喂养,免疫能力较弱,很容易生病。而运动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让孩子身体更健康,减少生病的可能。”

“还有,多爬行会促进孩子骨骼发育,更有利于学走路。”

……

现在冬素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生病,龙凤胎到现在还没生过病,但婴幼儿期间高发的呼吸道感染,她时刻谨防着。

不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奶娘和婢女进出都要消毒,孩子用的东西全部都高温消毒。连她自己也极少外出,多是到花厅听官员汇报事宜。

在这个医药不发达的年代,养孩子真的要特别精心。医学院的医师多是军医,幸运的是白师父精通妇幼。

沈冬素给了白师父几个后世常见的,婴幼儿常用药方,让白师父研究成品药剂。

白师傅对医学院的成品药剂试验室,非常感兴趣。她所知的成品药种类非常少,没想到幽州竟然有这么多种!

她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儿童药上,再则就是,监督工部正在建的妇幼医院,这是给云谷医师们准备的。

今年幽州城除了扩城区,还要建几项较大的项目,其一就是妇幼医院,其二是沈冬素提出,庞先生参谋,李念鱼改进的一个项目。

沈冬素提议是在外城区建一个地标性的建筑,要在中心区,要高,像海湾处的灯塔。

要让百姓一到幽州,离得老远都能看到。

庞先生第一反应就是,建瞭望塔!幽州怎么说都是边城,城池得像军塞一样建,瞭望塔是必须要有的。

沈冬素觉得在城区建瞭望塔有点突兀,但庞先生说的也对,有什么办法能中和一下?

李念鱼一拍大腿,想到一物:“王妃之前让我造的钟表,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不如在城中心建一座巨大的钟楼。”

“即美观,又有瞭望塔的功能,还能计时。”

沈冬素大为兴奋,诚然这个地标有点抄袭的味道,但这个时代又没有欧州人来嘲笑她。

当即拍板,就建钟楼,按建佛塔一样的高度来,最少三十丈。

搞笑的是,她和庞先生到工匠学院看时钟的进展,然后发现所谓的进展就是,靠人力来转动齿轮,还得根据沙漏调整刻度。

庞先生忍笑夸奖,不错,最起码够大,放在塔顶,全城百姓都能看得清楚。

沈冬素无力捂额,这算哪门子的钟表?看来想造出真正的钟表,最少还要个百八十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