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父子相商废丞相(2/3)

正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种情况,让刘伯温看明白了朱元璋。

皇权以及大明传承,这才是朱元璋眼中最重要的东西。

为了这两样,朱元璋毫不介意自己臭名远扬乃至遗臭万年。

同样也是为了这两样,一众老兄弟其实都是战战兢兢。

登临过高位的,或者说绽放过光彩的,目前唯有胡惟庸,算是风生水起。

不仅没有被朱元璋搞死,反倒是稀里糊涂的就从丞相之位上脱离了。

如今更是游离在朝堂之外,如同闲云野鹤一般,跟朝堂、皇室若即若离。

可偏生,这种若即若离半点不耽误胡大老爷各种乐呵。

这种生活,简直让刘伯温不要太羡慕啊。

而整个大明官场,除了胡大老爷这样的异类以外,如今谁不是战战兢兢、瑟瑟发抖?

本来按理来说,以李善长的聪明才智,他应当是可以逃过一劫的。

毕竟李善长可是比胡惟庸更老辣的老狐狸来着。

但很可惜,权力迷人眼啊!

未曾登临丞相之位的李善长,跟当了这百官之首的李善长,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

未曾登临丞相之位前的李善长,既是淮西一派官员的带头大哥,亦是一个老练、成熟的政客。

他深知进退、明晰得失,在官场之中游刃有余。

可登临了丞相之位后,李善长李大丞相已经在权利的熏陶以及众人的吹捧当中迷失了。

但凡当官的,都好权。

可老辣的政客,却清楚的知道,哪些权,是能拿的,哪些权,是碰都不能碰的。

可惜,原本的李善长或许知道,但如今的李善长,哪怕想起来了,也会自己安慰自己“大可一试”吧!

所以啊,李善长的死期,不远了!

刘伯温忽而有些惆怅,又一个老对手要走了啊。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脱离这番苦海呢?!

散朝后。

朱标跟随朱元璋进了御书房,父子在沉默之中分宾主落座后,朱标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父皇,为何临到头了,反倒是收回了政令?”

“儿臣可不觉着李相稍稍反对了一下,您就会收回成命!”

“您是有什么其他考量吗?”

不得不说,知子莫若父,那么反过来其实也是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