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大老爷以理服人(2/2)

说到这,胡惟庸竖起手指,一个一个跟人掰扯了起来。

“我算了算,尤其是咱们礼部哈,主要的想法是两个。”

“第一,我大明乃天朝上国,这番邦小国来了,还是来朝贡的。”

“甭管带了多少东西、也甭管那国书里头是不是写得狗屁不通,但至少面子上,人恭恭敬敬的。”

“因此,我大明多多少少得有天朝上国的气度,大家伙是不是这样想的?”

胡惟庸说到这里,环视周遭。

众人一听这话,也没太过放肆,只是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

他们确实是这样的想法。

而且他们也不觉着这样的想法有错啊!

胡惟庸看着一脸迷茫的朱标。

“太子,这种想法没错,但给的东西,给错了!”

“什么叫国礼?”

“国礼其实说白了就是个面子功夫!”

“我大明虽然不富裕,可我大明乃中华正统、汉家王朝,儒家千年传承!”

“因此,要送国礼,送什么金银财宝、刀枪甲胄都不对!”

“金银咱不能赈灾济困?”

“刀枪甲胄咱不能自己用?”

“说白了,得送儒家典籍才是最符合我大明面子的啊!”

“他们这些番邦小国既然认了大明的宗主国,那就得需学我大明的规矩、学我汉家的规矩,是不?”

“那这送儒家典籍,是不是就正常了?”

“这,才是我礼部该干的!”

众人这时候才恍然大悟。

对哦!

都不傻!

胡大老爷其实说得很明白了。

送什么真金白银啊。

这四书五经送出去,既有面子还特娘的不怎么花钱。

这事儿,还真就是礼部该干的啊。

一众官员这会儿眼睛都亮了。

不过,胡大老爷的讲述还没完呢。

“这第二嘛,那便是这朝贡的时间了。”

“你说这隔上三五年的来一回,那也算是人番邦小国有孝心,心向大明。”

“可这每年都来,年年都带着一堆破烂换走咱一堆好东西,这算啥?”

“好!就算咱拿他当孙子、儿子折腾,当个邻居吧!”

“可这邻居也没有三天两头上门打秋风的吧!”

胡惟庸这番话一出,算是彻底让众人服气了。

这年头的礼部,以及这个时候的大明文官,虽然还没有大明中后期时那么嚣张跋扈。

那时候的文官,皇帝说话算个屁!

得咱文官说的才是真的。

君与士大夫共天下!

这句话在大明中后期的文官眼里,压根就没有第一个“君”字。

不过这时候的文官,多多少少其实已经有几分这样的意思了。

这不,眼看着胡惟庸说得有理,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看向了朱标。

朱标也不含糊,直接点了点头。

“行,此事就按胡公所说的办!”

一众礼部官员本就被说服了,如今太子都点头了,那就更不用说了。

哪怕有几个还有其他想法的,面对一位太子,一位前任宰相,你想干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