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玉山胡家村(一)(2/2)

“路上小心。你这出去,我可是担着风险的,平安回来,听到没?”李贵丹再次强调。

“大队长放心吧。只要飞机顺利降落在玉山机场,不会有什么事的。”李航拍着胸脯保证。

。。。。。。

“长官,你能说说之前你从南京逃出来的事情吗?”

夜里,李航正在宿舍里擦拭手枪。

他现在有两把配枪:一把是从南京带回来的驳壳枪,一把是在空军配发的勃朗宁1903。

其实在民国时期的手枪中,驳壳枪很普遍,包括国民兵工厂也能生产,所以用的人就多。

而勃朗宁1903年属于美国货,是20世纪初期,由一些美国冒险家带来的。

1920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向柯尔特公司定购了数千支勃朗宁1903手枪,用以装备租界警察。没多久,当时的市政府也购买了这款手枪装备上海警察。

而勃朗宁1903成为国军中高级军官配枪,还是因为那位宋国舅组建税警总团,作为美粉的他就把税警总团的武器弄成了清一色的美械,军官配枪自然就用勃朗宁1903手枪。

然后他就把这款手枪变成了当时中央军中高级军官的配枪。

飞行员因为特殊存在,刚入伍的也都是少尉,所以配枪也是用的这款手枪。

对于飞行员来说,随身携带的配枪也很重要,所以一般出任务前,李航都会好好擦拭配枪。

“能有什么好说,又不是没给你们说过。”李航一边擦着枪,一边看着周志凯等好奇的飞行员。

这些不只是第23中队的,还有过来闲聊的其他两个中队的飞行员。

“明天长官要去的那个胡学昌家里,当时他是怎么回事?”周志凯继续追问。

空军内部都知道李航是华侨飞行员,而不是之前报纸上说的是少尉飞行员。

而且其从南京逃出来,还抢了一架飞机、打死日军多位高级将领的事一直是一种飞行员津津乐道的,这简直都是一段传奇经历!

“他吗?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他正和其他几人被绑在树上,被小鬼子打的浑身是伤。那个时候南京也冷,我要是不出现,他们几个人就算是不被小鬼子折磨死,也得被冻死。”李航随即想起了当时的经历。

这也让他记起了那个自杀并且死在自己怀里的苦命女子,到现在他也不知道对方叫什么,但那眼神却让他印象深刻。

“里面那么多鬼子,长官是怎么敢动手的?”旁边一人不仅感慨,就算是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当时哪里想了那么多?看到惨死的同胞,头脑一热就冲了出去,现在细想,都觉得后怕。

好在我先把胡学昌那几人救了下来,有他们帮助,这才消灭那几个鬼子。”李航半真半假的解释。

这套话他说了不知多少次。

也不担心说漏嘴,毕竟是真实发生的,只是他并不是头脑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