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华可乐(2/2)

“是啊,一台消毒机器,都能抵得上好几万个玻璃瓶了。而且,玻璃瓶的成本也不算在我们头上,就算卖七毛钱一瓶,也多的是人买。他们买回去,玻璃瓶也能用来装酱油醋,也不浪费嘛。”会计徐姐道。

“二位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我相信,几万瓶可乐,也不过是几个月的销量,买机器的钱,很快就能挣回来。而徐姐提到的二次利用,爱喝可乐的人,会重复买可乐,所以家里的瓶子会堆积起来没有机会重复利用。”

“这样一来,岂不是会制造很多垃圾,也会影响到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是,玻璃瓶重复利用起来,我们就不必再大规模的打造玻璃瓶,省出来的玻璃,可以用来做更重要的事情。”

“在乡下,很多人家的窗子都还是纸糊的。玻璃窗,那可是家境好的人家才用得起的。纸糊的窗户,到了寒冬,丝毫抵御风寒的作用都没有,哪怕屋里烧着炭火,窗子漏风,屋里也暖和不起来。”

徐婉宁的一席话,从各个角度出发考虑,也让物资部主任和会计徐姐陷入了沉思。

“咱们得召集长办领导开一个会议,投票决定这件事。”

虽然是食品厂的厂长,但利民食品厂不是他的一言堂。

虽然几千块不多,但一台消毒机器明显不够用,至少要两台,那意味着要花费万元以上。

这么大规模的支出,张厂长一个人拿不定主意。

好在,会议召开的结果,几乎全票通过徐婉宁的提议。

“之前拒绝制作可乐,是因为算下来利润太低,所以我们认为不值得冒险。”

“但现在,成本最高的瓶子难题解决了,成本也大大缩减了,利润可观,可以尝试。更何况徐同志说的没错,作为华国第一家生产可乐的食品厂,我们利民食品厂又要领先了!这是其他食品厂无论如何都追赶不上的!”

而且国外的可乐,因为担心配方泄露,所以最关键的部分在自己手里人握着,这些人的工资高到难以想象。

而他们的工资,也会折算到成本里。

但他们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最关键的配方,是在徐婉宁手里握着。

最最重要的人,华国人口多,所以劳动力廉价,人工成本,一瓶可乐均分不到一分钱。

所以,可乐能卖!

“除了可乐外,还有柠檬味的汽水儿,青苹果味儿,葡萄味,橙子味的汽水,种类繁多,我都会做。只要可乐的销量可观,我们就可以陆续推出其他口味。这可是可乐公司追不上的!”

徐婉宁的话,让厂办领导的信心又更足了些。

“一开始先买一台消毒机,如果销量足够高,利润挣够以后,咱们陆续可以再添置。”

“那么,咱们的可乐,也得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吧?”

徐婉宁想了想,试探着问道:“就叫中华可乐怎么样?”

虽然听起来怪怪的,还有些绕口,但,这是华国自己的可乐,后续还会有其他味道的汽水儿,独一份儿!

所以,叫中华可乐,一点也不夸张!

徐婉宁的提议,就这样被接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