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翻手之间(2/5)

朱允炆步步紧逼,那官员无奈只能以头叩地:“请太孙恕罪……”

他好似一直在等这话,因此一见官员如此,朱允炆也不再说什么,而是摆手:

“罢了,许是你们懈怠了,诏令杨文平叛结束后巡视两广都司,节制其兵马剿贼,此外督练两广各卫兵马,不得耽搁。”

“臣领命……”见朱允炆不再追究,那官员也松了一口气,起身后作揖缓缓退下。

待他彻底消失不见,朱允炆这才拿起下一份奏疏。

这份奏疏,是杨文送上来的奏疏,内容是对南丹、奉议、庆远三地改土归流和平叛的详细书写。

杨文平倭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自去年六月他平定了两广最后一处倭岛后,沿海倭寇便纷纷逃窜南洋。

杨文没了事情做,恰逢奉议三地土司不奉朝廷,朱元璋便发广西都司并护卫官军三万九千人归其节制,从征奉议等处蛮寇。

当地人闻杨文率军抵达奉议,纷纷逃入山林,据险自固。

杨文率大军主力进攻奉议,并将其平定。

与此同时,广西都康、向武、南丹等地也相继爆发叛乱。

朱元璋又派遣杨文出征,得到调令的杨文也没有耽搁,当即率兵平叛。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征战,广西蛮寇叛乱基本平定。

似乎是为了锻炼他,朱元璋在他平定叛乱之后,又让他在当地主持改土归流,设置南丹、奉议、庆远三卫。

眼下距离杨文进行三卫改土归流已经过去一年,取得的成效也显而易见。

这份奏疏,便是杨文对军中有功之将的报功。

对此,朱允炆也是认真翻阅,不过在其中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东海水师百户官杨展……”

朱允炆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但他也没有多想,提笔便朱批同意,将奏疏发回都督府,让都督府评功擢升。

不过这次的擢升,也让朱允炆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关于吉林城的擢升,自家皇爷爷似乎一直没有做决定。

“……”朱允炆沉默片刻,随后才对朱高炽开口笑道:“高炽,吉林卫与沈阳中卫左军千户在吉林城立下的功劳,皇爷爷擢升了吗?”

“未曾……”朱高炽下意识回答,但很快就察觉到了不妙。

在武英殿学习两年半的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生手,朱允炆只是随口一问,他便猜到了朱允炆想说什么。

他想开口接上刚才的话,可不等他开口,朱允炆便对身边的武英殿班值太监道:“去都督府取擢升的奏疏来。”

“奴婢领命……”班值太监作揖回礼,随后离去。

在他离去的期间,朱高炽心里忐忑,直到半个时辰后脚步声再次传来,他才紧张的看向了殿门口。

他望着那班值太监拿着都督府的评功奏疏走到朱允炆面前,并亲眼看着这奏疏被朱允炆接过翻开。

“张纯…林粟…王义…傅让……”

朱允炆由上到下的将这些人在吉林之战中的功劳阅览,又看了一眼左军都督府给出的擢升。

正三品指挥使的傅让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正面战场,但依旧获得了部分功劳,左军都督府给出的意见,是将他从正三品的卫指挥使,擢升为从二品的都指挥同知。

至于张纯与林粟,则是建议擢升为正三品的卫指挥使,王义擢升为卫指挥佥事。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中下层军官的名字,基本都提了一级。

望着这些名字,朱允炆真想将他们都调往‘更需要’他们的地方。

想到这里,朱允炆拿起朱笔,在那一个个擢升的官职前面加上了地名。

【张纯,神电卫指挥使】

【林粟,开平右卫指挥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