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身不由己(2/3)

朱元璋这话一经说出,朱允炆就知道自己在短时间内是杀不了冯胜和傅友德了。

只不过在路过朱高炽身旁时,他们还是提醒了朱高炽一句。

“爷爷,孙儿的兵法,还没学完!”

“奴婢……这就通传。”

朱高煦所说的都是事实,但都是还未发生的事情。

毕竟朱元璋是从元末走来的人,他自然是知道蒙古人的活动范围有多广袤。

这些事情,都是朱高煦记得比较清楚的事情。

只是几个呼吸,偏殿内便只剩下了朱元璋及朱允炆、朱高煦三人了。

六科廊、三龙桥、武英门……

亦失哈从袖子里拿出了粗布手帕递给朱高煦,暗示他整理仪容。

“煦弟,这话可不能随便说!”

“传”朱元璋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声音,这才将奏疏合上,对同样在殿门口躬身许久的亦失哈开口。

那里早已没有了朱高煦的身影,但他还是觉得朱高煦就在那里,似乎时不时就会走出来,一点点的表现自己。

“就凭这三言两语,以及帖木儿使臣此前的举动,孙儿就敢笃定。”

朱元璋略微松了松眉头,他自然不会相信朱高煦会胡诌这样的事情,但起码这件事情给了他一个台阶,一个堵住自家太孙口的台阶。

面对一个能聚兵三十万的势力东侵,朱元璋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做。

“老二,日后你可不能这么莽撞了。”

他的神情不卑不亢,让众人惊讶且佩服。

“孙儿告退……”

这个办法找不出来,那即便老朱再不想杀他们,却也不得不为了大明朝而动刀,自己必须抢在老朱的前头想出一个办法……

只要国家使臣被扣留,朱元璋自然能猜到帖木儿打得什么主意。

至于这件事,也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范畴,此刻的他只能寄希望于朱高煦不要被冲昏头脑,说出什么大不敬的话。

想到这里,朱元璋眼神黯淡几分,似乎在为朱棡和朱橚这两人的举动而难过。

朱允炆着急打断朱高煦,并不只是因为他想让傅友德死,更多的是他觉得朱高煦这话很荒谬。

“日后伱若是有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但凡我帮得上。”

殿内,看着朱高煦走出的背影,朱允炆眼皮一直在跳,不由得看向自家爷爷。

“这事情,你从何处听来?”

“爹……”傅忠脸上流露几分哀愁,傅让也忿忿不平:“咱们一家七口人,哪个没给朝廷立功,为什么这么对咱们!”

只可惜事情刚办完没多久,帖木儿就将傅安扣留起来,并派人带着傅安遍历西域诸国数万里,以此夸大帖木儿帝国的实力,想以此震慑傅安,迫其投降为自己带路。

“就凭北虏俘虏的三言两语?”朱允炆只觉得朱高煦太儿戏了,但朱高煦却笃定点头:

朱高煦没有那么多煽情的词,只能选择比较实际的报答,亦失哈见状也回礼表示感谢。

说罢,朱高煦看向朱元璋:“孙儿听闻朝廷正准备让傅安、郭骥二人出使帖木儿,但孙儿以为,这已经没有必要了。”

“孙儿告退。”朱高煦躬身作揖,而后转身走出了偏殿。

朱高炽见他们走进武英殿,心里想要留下问问朱高煦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朱高煦却看出他的想法,摇摇头道:

“皇爷爷,高煦还在外面候着呢……”

别的不说,仅是洪武年间十余次北伐,但蒙古人却依旧源源不断从西边涌来就足以说明一切。

朱棡怎么作都不会死,但他会把傅友德和冯胜、王弼等人作死。

对于他来说,自家二弟的变化太大,已经大到了他不敢相认的地步。

如果不是他的孙子在印度河战败,战局必须由他亲征印度,那恐怕他的东征会提前发生。

“殿下怎能如此?奴婢惶恐……”

看了半天,朱高炽才在松手的同时松了一口气:

时间似乎在这会儿流逝很快,朱高煦很快便看到了汉白玉台上的武英殿。

朱高煦作揖,老朱也没有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二次为难他,但却言语有些不满:“今日没传你入宫理政,怎么?嫌弃沐休的日子太多了?”

不过对于这件事,他更好奇的是,朱高煦是从哪里听来的。

他身子骨本来就弱,常年也不做什么马术、骑射的运动,如此躬身作揖半刻钟,只觉得腰和手臂都快不是自己的了,低头的那块地方也滴下了一摊汗水。

朱高煦没有记错的话,实际上帖木儿只是借助使者来大明刺探情报,他心里已经有了东征的打算。

亦失哈对朱高煦感官不错,自然愿意为他通传,闻言的朱高煦也松开了手,对亦失哈作揖行礼。

朱元璋的想法不可能因为朱高煦的几句话而改变,因为他的这几句话太牵强了,无法说服自己,也无法说服自家孙子朱允炆。

看着他的背影,朱高煦只觉得此刻度日如年。

亦失哈不敢怠慢,回礼之后便转身前往殿内传话。

只是一刻钟,他便来到了西华门,将赤驩交给了西华门守将后,迫不及待的往武英殿赶去。

“殿下,擦擦汗再进去吧。”

“除了太孙外,你们都先退出去。”

不等朱元璋开口,朱允炆便开口打断了他:“那帖木儿早年便派来了使者,在其人口中,帖木儿不过是一个部众百余万的小国罢了,况且与我大明隔着黄沙戈壁,相距数万里,如何能东侵?”

自宋晟入京之后,甘肃之地无大将坐镇,傅友德与冯胜自然杀不得。

傅友德很清楚,眼下只有朱高煦能救他们,如果朱高煦都救不了,那他傅友德就真的该死了。

朱高煦忽的说出了一个蒙古人名,这让朱允炆为之一愣,但他很快反应过来,转头看向了朱元璋。

不过在路过朱高煦身旁时,他们还是忍不住好奇的看了一眼朱高煦。

“告诉爷爷,燕嫡次子煦求见!”

如果不是有西边的蒙古人为漠北的蒙古人续命,那漠北早就被明军清空了。

如此算来,即便那帖木儿有两千万部众,能维持东侵的军队也不过数万人罢了。

他夸大了此时帖木儿的实力,也成功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只是这并不影响这番话,因为就算老朱要派人去刺探情报,恐怕辗转之下也需要一两年,而那时的帖木儿已经做好了东征的准备,还扣留了所有国家的使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