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谨言慎行(2/2)

不过相比较前世退伍前的那顿饭,这顿饭的自己却多少有几分‘不干净’了。

“卯时……”朱高煦伸了个懒腰,又闻见自己身上一股酒味,不由往厨房走去。

因此,他不仅很希望朱高煦来,还很想要利用朱高煦来挑拨三府关系。

朱高煦也不含糊,让杨展回屋里取了十贯钱给他们二人。

瞧着他们的表情,朱高煦也知道自己的话有点伤人,因此只能改口安抚道:

这一刻,这小院子仿佛成为了府军前卫坊内最开心的院子。

他们聊天时的段子很多,丝毫不输后世,甚至在酒桌的游戏上也是千奇百怪。

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未来的天子,麾下将帅之功都是自己的功劳。

在大教场内,被调往此处演武的数万上直兵卒正严阵以待,朱元璋看向了窗外,望着那成片的枪林,心中十分满意。

想到这里,朱高煦舒缓一口气,倒是旁边的杨展也紧着王瑄之后笑着作揖:

他请王俭等人吃饭,自然不是为了吃饭而吃饭,而是为了促进众人情感,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

朱元璋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为了顾朱允炆的面子,不过朱允炆根本就不在乎自己在行军打仗上的面子。

杨展招呼王瑄去羽林左卫坊叫其它有事的戌字百户兄弟,赶在暮鼓敲响一百通前回到了府军前卫坊。

想用四年半拉出一个班底来加入靖难,这难度对于朱高煦来说还是太大了,就连他自己都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能做到。

“嗯!”王瑄用力点了点头,作为云南的军户子弟,他比朱高煦更清楚金齿的情况。

午时时分,朱高煦又让林五六等人去那酒楼加菜,似乎要与众人吃到天黑。

朱高煦这么说着,但心中也很是疑惑朱元璋为什么会不让自己去。

“况且,你们去了北边,以眼下的本事,也不过就是小旗官、兵卒一类,如何能帮到我大忙?”

“还有俺!”

“对了殿下。”王瑄忽的挠了挠后脑勺,憨笑道:

二人见状,只能点下了头,以此表示自己愿意留在南方。

那些内容,王瑄有可能会看不明白,但他爹一定懂得,且难以拒绝。

待他喝完回味,这金盆露水的味道倒是与姜汤没太大区别,虽然有酒精,但充其量也就是四五度的模样。

朱高煦招呼院里弟兄上菜,同时丢给两少年一小吊钱,大约几十文,引得两人笑得龇牙咧嘴,连忙跟着帮忙。

刘邦凭着沛县这百里之地成了汉太祖高皇帝,老朱凭着一个淮西之地成为了明太祖高皇帝……

也就在他们检阅军队的时候,一扇院门也被人敲响了。

“都进来吧,别傻站在门口。”

“殿下!我敬您!”

“托您的福,我爹被调去了金齿,任金齿卫指挥使了。”

朱高煦年纪虽小,但力气与个头却是众人之中最大,角抵之中即便三五人上前连续和他摔跤,却也被他轻松丢到了一旁地上。

众人端起酒碗一饮而尽,而后便在朱高煦的招呼声中坐下,开始大口吃肉喝酒。

杨展开口解惑,随后却又笑道:“今日前来帮忙的戌字百户兄弟们还说,殿下您住的地方一点都不符合您的身份,连几个婢女都没有。”

不多时,朱元璋的大辂停在了诸军前方,而后他率领朱高炽等人开始短暂的检阅了军队。

也在他们离开后半刻钟,朱高煦常吃的那家酒楼便有两个少年人挑着八角八层的四个食盒来到了院门处。

见他举动,杨展也说道:“如今是寅时四刻,再过四刻钟便是卯时了。”

金齿卫位于云南都司所辖卫所的最西端,是洪武年间保障滇西安全的重要卫所。

杨展和王瑄是自己在军营里物色的人,那个时候老朱也不太可能注意到自己,因此他们俩人还算安全。

如此弱小的自己,又怎么能把毫无背景的二人牵扯其中。

望着眼前热闹的景象,不由的让他想起了前世的一些事情。

仅是一眼,他便似乎看透了朱允炆的小心思,脸上也不免露出几分疲惫。

待深夜朱高煦酒醒起床时,他倒是并未觉得头疼,而是觉得神清气爽。

一刻钟后,他便顶着湿漉漉的头发回到了卧房,准备等头发干后再挽成发髻。

这个地方管好,那每年产出的金银数量都是实打实的功绩,因此朱高煦特意交代了王瑄:

只是他刚走进厨房,便见厨房内已经有一锅冒烟而无波澜的温水了。

他翻身引起了声响,卧房外立马响起了杨展的声音:“殿下,您醒了啊?”

难不成是三府嫡长入了殿,他这个嫡次子就显得多余了?

“另外昨夜亥时时分宫里来人,说是昨夜陛下与太孙等人住在大教场一夜,因此今日放您沐休一日。”

说罢,朱高煦将碗中的金盆露水一饮而尽,引得一片喝彩声。

见到院内的朱高煦,他们也纷纷作揖起来。

“我不太需要那些……”朱高煦摇摇头,他并不觉得自己是可以享福的时候。

“昨夜宫里差人传话,说是今日陛下带太孙与我那三个兄长去大教场了,无须我跟随。”

“不行!”朱高煦断然拒绝,这样的反应让杨展和王瑄心里一凉。

“醒了!”朱高煦回了一声,便看到屋外出现了火光。

他朱高煦不要求一个开国班底,只要一省班底,他就能逐步将自己的计划实现。

这么一笔花销对于王俭这正俸只有三四十贯的百户官来说,却也是不小的花销。

在他走后,朱高煦也回屋里拿了干净衣裳,将温水和井水装桶拎去后院的沐屋。

林五六出去后,朱高煦酒意上头的坐在位置上,脸上满是笑容。

日后的他要去北方,没有自己的嫡系和班底可不成。

“天下精锐百万之众,饶是我那几个儿子中有几人狼子野心,也难以翻出什么浪花……”

“殿下千岁……”

对于洪武年间的军户们来说,吃肉喝酒并不少见,只是吃得如此丰盛的宴席,那还是逢年过节才能尝到的,所以大伙即便畅聊,手中动作却也没慢下来。

听到王瑄的话,朱高煦立马反应了过来:“看样子下面人已经找到了云南西北的金银矿,就是不知道找到了几处。”

“日后这种话就不用说了,小心隔墙有耳。”朱高煦没有东张西望,而是看着杨展认真交代。

“林五六和武章一你们几个去后院抬桌子,范广你们兄弟三个去准备碗筷。”

“我过几日写本书给你,你与你父亲按照上面的法子照做,想来用不了多久就能掌控当地。”

“殿下,我们不想回去,我们想跟你去北边。”

朱标在世时,不管是朱标还是朱元璋,他们都没想过朱棡会争储。

他身上的秘密有很多,现在还不是找一个贴身人的时候。

与他的正襟危坐相反,老朱靠在椅子上,浅浅地闭目养神。

朱高煦沉思片刻,而后又抬头对王瑄道:“你记得写信给你父亲,让他好好戍卫金齿。”

“你们好好看书吧,把我写上去的都背的滚瓜烂熟,日后回了地方也好为我大明戍边。”

离去前,那两个少年人还告知朱高煦已经将存在酒楼的钱花了个七八。

换做以往,这地方并不是一个好地方,但滇西北金银矿发现后,金齿卫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俺也是!”

见所有人都入座,朱高煦也拿起倒满酒的陶碗,起身招呼道:

十余人一番收拾,随后喊来了几辆驴车,拉着醉酒的王俭等人便回了羽林左卫坊。

“王俭你带李四他们去买十斤黄酒,那饭菜等会就送到。”

“半月前我爹就被魏国公授予了东海水师代千户,手下有七百水兵和十艘大船。”

他重新闭上眼睛,同时开口道:

杨展心知肚明,如果没有朱高煦的举荐,那魏国公是不可能知道他爹那个小人物的,所以对朱高煦十分感激。

想到这里,酒意上头的朱高煦也高兴的加入了王俭等人的聊天中。

他言真意切,容不得杨展和王瑄不信。

“入京以来,得诸位兄弟的照顾,才得以走到今日,这碗酒,我先干了!”

“你们来了啊!”

朱高煦不自觉紧了紧手中茶杯,而同样的问题也在十数里外的外城道路上响起……

“殿下,黄酒没了,咱们兄弟买了十斤金盆露水。”

他提着一个灯笼,见到朱高煦神清气爽的模样松了口气,同时也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