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不患寡而患不均(1/2)

又过去了两天,红侯国铺天盖地的蝗虫被消灭这件事在周边郡国传开了。

一日清晨,刘章来到了学堂,他已经给陈韵写了回信。

红侯府护卫今天把回信送到陈韵的手中,让他好好休息。

众人目光齐刷地看向刘章,想必他也知道红侯国前几天发生的事。

明天就是跟各学府切磋的日子,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他的最佳发挥。

“想必你也听说了吧,前两天红侯国发生了蝗灾。听说那蝗虫遮天蔽日,都把附近的几个县庄稼吃光了。”

姚衷把这个消息告诉刘章,他们这些富贵家子弟得到的消息很快。

他们虽然没有亲眼见过那铺天盖地的蝗虫,想必非常的壮观。

“我妻送来了一封信,我已经知道了。好在红侯国百姓齐心协力,消灭了蝗虫。”

红侯国周边几个县损失最重,那些百姓只能种一些生长周期短的荞麦。

希望秋收能有粮食吃,只是荞麦产量太低了。

想必他们会对红侯国有怨言,凭什么红侯国每次都能轻松解决问题。

就比如这次蝗灾,他们心里会非常的不平衡。

“二月末至三月初的疫病在红侯国蔓延,红侯国很快就把疫病控制了,最近又把蝗灾给消灭了。”

谢涛觉得这次周边几个县的百姓会有怨言,凭什么红侯国受到特殊关照。

他们同样年年祭拜天神,受苦受灾的是他们。

难道他们诚心不够?他们心里就是不平衡。

“这是天神保佑,至于为什么不帮其他郡县?我也不知道,消灭蝗灾这件事跟我无关。”

刘章很清楚这个时候不能太高调,不然会遭人羡慕嫉妒恨。

董简来到学堂内,看众人也在谈论红侯国前两天发生的事

红侯国周边县城有些人有抱怨,他也感到很担忧。

让他想到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红侯国今年遇到的事跟其他地方差不多。

每次却能有效地解决,而其他地方情况更糟糕。

“先生早安!”

众人向董简问安,董简点头回应他们。

“你们先回自己的位置上,今天就谈论关于红侯国和周边县的话题。”

让他们学习如何治理地方,将来皇帝是要问他们关于这方面的问题。

“这次红侯国解决了蝗灾,其他地方已经被蝗灾破坏过了,你们有何感想?”

董简问大家出这个题,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看法。

众人沉默不语,他们想听听刘章对这件事的看法。

过了片刻,董简看大家一言不发。

“刘章,你来说说。”

董简点了他的名,他作为红侯,更了解红侯国的情况。

“先生,我用孔圣人说过的一句名言: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句话意思是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

在刘章看来,红侯国和周边县得到的待遇相差很大。

他们感到很不平衡,他们会心存怨恨。

他们可能不会怨恨红侯国,而是怨恨天神不帮他们。

“红侯国的蝗灾消除,而其他县的庄稼被吃光。他们在想,为什么他们没有得到这样的照顾?”

当时刘章也没想那么多,先把红侯国的蝗灾解决。

这种事可大可小,这就取决于舆论造成的影响大小

汉朝人非常相信鬼神,春祭之时,他们虔诚地祭拜。

遇到了相同的事,却有不同的结果。

若这件事处理不好,会影响到地方的治安稳定。

所以在场的众学生不敢率先发言,他们想让刘章先说。

蝗灾毕竟在红侯国终结,他是最有发言权的。

“这需要地方官的安抚,我事先说明。红侯国蝗灾消除的功劳,此事与我无关。”

他没有感到太骄傲,反而担心这件事对红侯国和他个人的影响。

如果舆论压力太大,朝廷可能会把他的封国改到别的地方。

皇帝最忌惮就是贵族在地方上威望越来越高,甚至威胁到皇权巩固。

如今,刘章非常得民心,这不得不让朝廷感到担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