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 各种原因(2/3)

但是,这个办法操作起来有难度!

从导演、明星的角度而言,谁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条件?有更轻松的赚钱方式为什么不选择呢?

而从资本的角度而言,高昂的片酬付给明星,依旧有赚头。所以谁会去做得罪人的事情呢?

当然,这个赚钱的方式不是通过电影票房赚,而是通过在股市金融手段割韭菜,通过流量明星割粉丝的韭菜等方式。

这里还有两个原因。第一,国内的电影市场稳居全球第二,仅次于北美的电影市场,而且很快将变为全球第一。这就导致娱乐圈内还有大量的红利可以吃。

市场和明星的供应是失衡的。国内的明星虽然多,但是相比于庞大的消费市场和资本供给,这还是不足的。

第二,娱乐明星天然是要高片酬的。这一点,行业外的人很难以理解。这和国内的传统有关。因为很多明星只能叫明星,而不能叫演员,更不可能叫人民艺术家。所以,观众们谁会惯着你拿高片酬啊?骂不死你!

但客观的事实就在这里,巨大的市场摆在这里,明星们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资本又不是傻逼,会去干亏本的买卖。堪比北美的电影市场,想想北美的巨星们在片酬+分成制度下能拿多少钱?

2000万美元的顶级片酬,换算下来接近亿。这个片酬在国内,资本绝对敢给大明星的,但曝光后绝对要被骂死。

所以,现在业内讨论的“限薪令”、“限籍令”,就是想要压缩头部明星的高片酬:片酬不得超过整部戏的40%。但就他估计一发出来,又是一片骂声。

因为头部明星的能量是不可能被法规所约束住的。他们连税都敢逃,还在乎你相关部门出个破规定?真正倒霉的会是限薪令下的小演员们。

其他支出一定会被压缩。

井高手指轻轻的敲敲木椅扶手,道:“汪老师,即便看到凤凰影视制片模式的困境所在,我目前似乎也难以改变什么。国内的影视环境如此。汪老师有什么建议吗?”

这话其实半真半假。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商业上同样如此。就比如近年来非常火爆的行业,被誉为下一个资本的风口:电动汽车。那么,当年国内造车声势浩大的乐视何在?

进这个行业进的太早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