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赋(1/2)

一想到朱常武出手了,阿济格变得危险了,多尔衮也跟着着急起来。

是的,从朝局来看,阿济格并不鸟多尔衮,没事还给他添添乱,算是他的对手。此人受到了重创,对多尔衮个人而言,是有利的事情。但对于整个大清而言,却属于极为不利之事。

如今的大清,并没有得了天下,他们还蜗居于北地。而想要得到大的发展,还是需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可以。

任何人现在想分裂出大清,那都是对他们女真一族的不负责任。多尔衮是有政治眼光的人,他自然不会干这种给自己拆台的事情。

“郑亲王,这一次明军出现,很可能带队的就是那位兵马大元帅,此人用兵如神,尤其是手中的火器威力之强,根本就不是我们能够正面对付的。他出现了,怕是英亲王要危险了。”

“有这么严重吗?英亲王那里可是有兵十几万,外加三万沙俄军队,他们手中也是有火枪和火炮的。”济尔哈朗并没有与朱常武交过手,所以不知道他的厉害。但对于多尔衮他是十分的了解,知道此人即是这样说了,怕是这们大元帅还真就不太好对付。

“事情怕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本王建议,现在就派人前往宁远城,就算是救援不及,也要给那里的明军以压力,让朱常武分心,如此才有可能会减轻英亲王那里的压力。至于他能不能带军撤回来,那就要看他得造化了。”

眼见多尔衮把事情说的如此之糟糕。一副即便是他们出兵宁远城,也未必就可以救下阿济格的样子,济尔哈朗就知晓,怕这个朱常武的本事还真是不小。

“好,那我们现在就派兵。”济尔哈朗是一个听劝之人,这也基于他对多尔衮能力上的信任。

“可以,我们不仅要派兵,同时还要派人去往大明京师求和。对了,光是我们的实力怕是不够,还应该拉上朝鲜一起。我们不能给朱常武进攻我们的借口,我们现在必须要让其退兵,不然的话,怕是接下来盛京(沈阳)亦不保矣。”

多尔衮是一边说一边叹了口气。

这就是技不如人的被动。以前他们视明军如无物,自然可以随意的挑衅。

但对方现在出了一位大能人,变成了他们势不如人了,为了生存下去,就只能先夹着尾巴做人。

“这个...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吧。”济尔哈朗原本还想说,事情没有那么严重吧。由山海关到沈阳城距离虽然不算是多远,但一路而来,几乎就没有什么补给可言,如果明军来得多,后勤压力就可以要人命。

如果明军来得少,那根本就无法撼动盛京城的安全。

可是这些话,他终只是在心中想了想,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还是那句话,他相信多尔衮的政治智慧和目光,即是他这样说了,想必应该有这样的隐患才是。

“好,那我们就分头行动,回头豫亲王那里我会打招呼,他会配合出兵的。”多尔衮开口说着,表明多铎那边这一次会听话调兵。

“可以,那本王就去找礼亲王,这一次依然还是由他领兵好了。”济尔哈朗也开了口,表明代善那边的工作由他去做。

如此,济尔哈朗出了睿王府之后就直府礼亲王府,找到了代善说了自己的来意。

济尔哈朗生怕代善会有什么其它的想法,直接表明,这一次他的镶蓝旗、多尔衮的正白旗与多铎的镶黄旗都会听从代善的调动。且到了宁远城,有机会就出兵一战,若是没有机会,便马上回撤,就算是没有完成任务也不会有人怪罪于他。

原本代善在得知宁远城之外出现了大批的明军时,他第一时间也想到这很可能就是那位大元帅出手了。

本着在其手中连败之经历,他是不想领命出兵。但济尔哈朗给予了他如此的信任,把四旗之兵权都交到自己手中,他就知道,自己不领命那是不行了,那就会彻底的得罪济尔哈朗,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之前自己提前退兵的事情,已经让多尔衮不满,现在若是再不给济尔哈朗面子,那就等于是同时得罪了两位摄政王,如此一来,自己想要在大清立足,就会变得十分困难,这就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

好在的是,济尔哈朗说了,事不可违便可不违,这倒是让他放心不少。

济尔哈朗说服了代善后,开始帮着他在四旗点兵。另一边,睿王府中,济尔哈朗走后,多尔衮也接连叫来了两人,分别是有着满清第一勇士之称的鳌拜,以及汉人出身,但却是心向大明的文臣范文程。

叫来两人,多尔衮交给了他们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那便是让他们去往大明京师与崇祯和谈。底线就是大清愿意向大明称臣,成为其附属国之一。

“睿亲王,事情真的如此之糟糕了吗?”范文程是绝对的聪明人,听闻了多尔衮的许诺之后,心头就是一惊的问着。

“是的,事情可能比我们想像的还要糟。这个朱常武十分的厉害,上一次只是率领几万明军便是打败了本王与豫亲王和礼亲王的联手,现在,他拥兵十几万甚至是更多,那是极有可能会来一出直捣黄龙,若是这样,怕是接下来沈阳城都会危险。所以我们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不然的话,大清危矣。”

连大清危矣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足已证明现在的形势的确是岌岌可危。

范文程看出了事情的严重性,当即便抱拳行礼道:“即是如此,臣愿意前往,说服大明皇帝崇祯退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