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给周教授看玉玺【求月票】(1/2)

经营民宿,开局接待武松正文卷第240章给周教授看玉玺【求月票】李裕的手,微微一抖。

说好不问东问西,突然又提出想看仿刻的玉器。

周教授,咱俩之间的默契咋没了?

不过仿制的玉玺以后肯定会曝光,周教授也会知道,与其瞒着,不如让她看看真玉玺的照片算了。

至于她要问,就直接用出老手段——打死也不说!

想到这里,李裕掏出手机,点开相册,翻出传国玉玺的照片,递给了周若桐:

“往左滑动还有,你可以随便看。”

臭家伙今天挺爽快啊,看来不是什么重要东西……周若桐接过手机,看到照片中是一块方方正正的印玺,然后就呆住了。

蓝田玉的材质,五条螭龙相互缠绕,一个角落还镶嵌着黄金……越看越跟传闻中的那块印玺相似。

这这这……

我不是在做梦吧!

周若桐眼神中满是惊诧,差点把手机掉在烤架上。

她看了李裕一眼,见这家伙气定神闲的烤着肉串,这才深吸一口气,滑动一下相册,这次是侧面照片,更显眼,细节也更加明显。

不过没有看到肩部的刻字……难道是假的?那干嘛还非得找邓师傅这样的高手进行仿制呢?

她又看了后面几张照片,没有见到曹丕刻字,也没见到石勒刻字,跟记载中的传国玉玺不太一样。

最后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篆刻字,飘逸中带着莫名的威严。

这些年很多人都根据想象雕刻过传国玉玺,不光有鸟篆,甚至连修补的黄金也模仿得很到位。

但雕刻师傅们不管怎么玩花活儿,做出来的玉玺都一眼假,不像李裕照片里的这个,看起来古朴有格调,就连字体也隐隐带着上位者的威严。

看完之后,周若桐调整一下呼吸,下意识就要问这东西在哪。

但想到跟李裕的约定,只得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照片上。

没有传闻中的刻字,但有修补的黄金,假如这块印玺不是伪造的,那就说明来自东汉年间。

因为玉玺是两汉交接时王莽修复的,“大魏受汉传国玉玺”的刻字是魏文帝曹丕加上去的。

只有这中间的时期,玉玺才是现在的样子。

东汉……周若桐想起了之前大伯收过的组玉佩,就是东汉年间的,这又冒出了东汉年间的传国玉玺。

这家伙到底从哪弄来的,不会像爆米花电影中那样,掌握了什么时空通道吧?

周若桐心思百转,想提出看看实物,又觉得太冒昧了。

如果是真的传国玉玺,那价值根本无法估量,他那么多秘密,肯定不会说实话的。

但真的好想亲眼看看呀……周若桐放下手机,绞尽脑汁刚要问一下,李裕却先开口了:

“不许问,不许打听,否则我就哭给你看。”

瞧你这点出息……周若桐无语的翻了个白眼。

你让我看了照片,却不让问,这不是折磨我嘛!

作为一個考古专家,周若桐心里一直都惦记着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传国玉玺,现在看到了照片,不确认一番,今晚绝对会失眠。

想到这里,她四处看看,见没人过来,这才说道:

“那个提问机会,我打算用了……你先跟我说,这个东汉年间的玉玺,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李裕正捏着刷子给鸡翅和肉串刷油,听到这话手一哆嗦,忍不住问道:

“你咋知道是东汉的?真长火眼金睛啦?”

好家伙,啥提示都没有,照片也没任何线索,居然看出了玉玺的年代,这是自带碳十四测年吗?

不对,碳十四再强也只能测实物,还得是有机物,没听说什么仪器放入照片就能测出年代的。

幸好没在女娲娘娘感应的范围内,否则李裕绝对会在心中大声呼喊老母亲:

“妈,她克我!”

周若桐见李裕没有一口回绝,稍稍松了口气:

“有缺角,没刻字,不就是东汉年间的嘛……所以,这是真的?”

李裕点了点头,随即觉得这么说不太严谨,这块玉玺来自世界,不是真正历史上那块,所以不能用真假来判定。

确切来说,这是《三国演义》世界中的传国玉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