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没有胜利的胜利(2/2)

老毛子则完全不一样了,中国人的装甲车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冲垮了他们的战斗欲望,而俄国炮兵遭到严重打击之后已经偃旗息鼓,这个时候只能看到中国人的炮弹不断的轰在俄国人的头上!

先开始他们还能有点有组织的抵抗,可这样的抵抗被中国人用炮火,装甲车,还有步兵部队很快摧毁之后,老毛子渐渐的就只知道往后跑了。

他们希望自己能跑的快一些,比后面的中国人快一些,比身边的战友快一些。

阿里湾布斯基将军的脸色已经是一片苍白!他望远镜里面看到情况是中国部队在疯狂的追击,而俄国人则在慌乱的逃跑,整个战场上那中国人淡黄色的军装就像是一股洪流一般滚滚而来。

他真的不知道这一仗为什么会打成这个样子,耳边清晰的听到中国人呐喊的声音,那声音犹如重锤一般的捶打着将军那已经很脆弱的神经。

“将军,基伶斯基将军发来电报,后方我军的部队已经到达了预定位置!”

阿里湾布斯基一声叹息,基伶斯基将军的部队来的还算及时,兵败如山倒,中国士兵已经打出了那股杀气,俄国部队却陷入了恐慌和混乱之中。这个时候就算有新生力量投入战斗,恐怕也占不到便宜,也无法改变战争的局势。不过最少可以击退中国人的进攻,阻止他们对溃退的俄国人部队进行追杀。

“让将军马上发起攻击,掩护我们的部队安全的撤离战场。”

在俄国人投入了新生力量从两翼展开攻击之后,吴兆麟当真也不敢再冲下去。强行的发动了一次反冲将投入战场的俄国军队击退一步之后,炮兵马上进行了短暂的炮火拦截,步兵队伍逐渐的撤回了阵地。

这一场战斗从早上五点钟开始打到下午两点十五分,随着俄国援军的到来中国部队停止的冲击,战场上的枪炮声停止。

战损很快就汇报了上来,整场战斗吴兆麟没有占到俄国人多少便宜,步兵的损失双方差不了多少,第三方面军牺牲了六千多士兵,而俄国人估计也损失了八千人左右。

严格的说这场战斗俄国人输了,中国部队却没有取得胜利。

双方的战略意图都没有能够实现。他们都想着能用一次突然打击让对手丧失先机。从目前看来战局还是回到了胶着的状态。

但是西方一些国家的眼球马上被这场战斗给吸引了!他们开始急切的通过一切途径来搜寻这场战斗的真实数据!

首先是在这场战斗中双方同时使用了战车。在这一次现代化战车的碰撞中老毛子的二十辆步兵车全军覆没。战场上反馈回来的消息是中国战车的体积和火力明显超乎寻常。和俄国人那不成熟的步兵车相比,中国的坦克明显已经具备了左右战场胜负的能力。

德国方面马上给北京发来电报,请求中国提供装甲车的一切数据,而英国人也向情报部门下达了死命令。一定要弄清楚中国人是怎么做到的。

还有一个让西方国家非常想知道的就是中国的火炮到底是怎么打的。

战争打到现在。中国的炮兵第一次主动的找俄国炮兵打堂堂正正的炮战!在数量。口径,还有弹药量都远远不如俄国人的情况下,中国炮兵部队凭借着灵活机动的战术和先发制人的打法。让俄国炮兵大败而回!

俄国人损失了九百门火炮,将近投入战场的火炮数量的一半。中国方面没有公布具体的数字,但是那些军事专家们预测,中国的损失可能最多只有四百门。

所以,即便杨小林在战争结束之后一再说这一场战斗中国方面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但是法国的霞飞将军在仔细的看了中俄双方的战斗过程之后发表了他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从各请情况我们都可以断定,这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战斗,中国人和俄国人可能都没有想到会遭遇到对方的主力。在这让人意外的相逢之中,双方的指挥员都表现的非常沉着冷静,我并不是在为俄国将军开脱,只是我设身处地的想了一下,如果当时是我在指挥俄国部队,不一定能比阿里湾布斯基将军做的更好。

中国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在战场投入了新式的作战武器,那被中国叫做坦克的家伙明显的起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作用。还有中国的炮兵们在这一战表现出的战斗素养让我感觉到惊讶。一直躲避俄国炮兵的中国火炮这一次选择了和俄国人硬碰硬的较量,他们赢了,我想从现在开始,可能基伶斯基将军无法再说出用强大的炮火让北京化为粉剂这句话来了……”

霞飞将军还在评论的最后说道,现在把中俄战争的筹码继续压在俄国人的身上,看上去已经是十分愚蠢的事情了。这一次战斗让双方都必须调整自己的脚步,而时间对俄国人来说已经非常匮乏了。

他们突破中国防线的希望已经越来越小,而中国方面的各项战备工作正在逐渐的完善,霞飞说他建议俄国政府马上请第三方出面调解这一场战争,否则的话,俄国部队可能面临战争史上最惨重的灾难性后果。

霞飞的评论刚刚发表,就遭到了俄国方面猛烈抨击。

俄国人信誓旦旦的说这一场战斗只是一个意外,他们坚信在十一月份一定能够打入北京城,尼古拉二世还请法国政府能继续支持俄国,并且保证在结束了对中国的战斗之后,俄国方面将以强大的兵力开赴欧洲战场,随时做好应付欧洲突变的准备。(未完待续……)!--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