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旗开得胜(3/4)

当初俄国大兵压境的时候中国也是没有物资,没有武器,没有补给,只有人。当时杨小林制定的战略就是在北京城外设置了五道防线,采取节节抵抗的策略挫败了俄国人的攻击势头,然后中国慢慢的筹集物资,让胜利的天平开始往中国身上倾斜。

勃鲁西诺夫觉得自己这一次也必须这样打!而且他比中国部队更有优势地方在于,东西伯利亚本来就是山地。这里到处都可以设置抵抗阵地。他来的时候告诉托洛茨基,这一仗不可能说一下就把日本人打走,我们在这里通过不断的战斗来消耗日本人的作战物资,然后慢慢的撤退,拉开日本的物资补给线,让日本军队陷入当初俄国人面对的那种困境。

同时,在东西伯利亚立即派遣得力的无产阶级同志去开展地方工作,所有的乡村全部烧毁,所有的居民全部强制撤离,所有的成年男子全部加入游击队!

勃鲁西诺夫非常肯定的告诉俄国无产阶级的那帮领导者。如果他们能够做到自己的这些要求,那么他可以在东西伯利亚坚守三个月以上,三个月之后日本人的攻击将被抑制,双方有可能会在中西伯利亚一带形成僵持的局面。

他说托洛茨基现在应该做的是把西西伯利亚北部打造成俄国的战争工业基地,这样就能够更好龗的支托整个战局,等待反攻的机会。

勃鲁西诺夫的打法可以说和俄国传统的作战思维没有什么区别,还是那一个字:拖!

这没什么错,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用这样的战略,但是怎么拖住战争。就要看将军的指挥水平了。

俄国军队风尘仆仆的到达伊尔库茨克的时候只来了骑兵,步兵的炮兵都还在他们的身后。勃鲁西诺夫本来想在这里修筑工事的,但是没想到日本人来的一样快,他的工事还没有修筑好。小日本的第四骑兵旅团就杀了过来。

双方小规模的接触之后勃鲁西诺夫发现日本军队的战斗力确实比以前提高了许多,俄国部队好像和他们真的有点差距,当下决定把部队往后撤一点,放弃这个地方。

俄国的骑兵往后撤如果日本人不追。那么战争可能还不会这么快打起来。可是小日本明显有些欺负人了,也可能是这一阵子的战斗让他们觉得俄国部队好欺负吧,第四骑兵旅团居然跟在勃鲁西诺夫的身后就追了上来。不让俄国人摆脱他们。

这当真把勃鲁西诺夫气了一个够呛!要知龗道日本人的一个骑兵旅团满编也才四千人,俄国的部队虽然没有来全,可是在这里有两万多骑兵呢!见过欺负人的还没见过这么欺负人的,勃鲁西诺夫一边往后撤一边派骑兵侦查周围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