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八重天二层,神庭中景(三合一章节)(1/4)

道家符箓派修士八重天境界,修成神庭,乃是凝练自己一身道法所学,魂魄相合,于体内创造属于自己的一重天地,与外界天地宇宙自然相对应,故而称神庭内景。

接下来更进一步修行,则是神庭内景扩大,进一步完备,由粗疏的雏形,不断向真实的宇宙天地发展。

雷俊体内神庭,先前仿佛中分为两半,但并非当真分裂,而是仿佛太极阴阳鱼般,相生相对。

此刻,在雷俊的控制下,他修行有成的诸般法门,一一呈现。

斗姆星神法象、九天雷祖法象、玄霄雷祖法象、九渊炎祖法象和天辰炎祖法象并立。

两仪元磁法箓、天通地彻法箓,灵官箓、天行箓和环星列斗所成法箓共存。

除了这些本命法箓之外,雷俊所通晓的其他符箓法门,亦都化作点点灵光,悬动于四周。

随着雷俊心念动处,这诸多符箓,开始进一步增多,然后分化。

所有符箓,这一刻都成了双份。

然后分边,落于雷俊隐隐分作两半的神庭内,彼此遥相对应。

唯有一座法坛,独一无二,处于隐约分半但仍浑然如一的神庭中央。

法坛分作三层,上圆下方中八角,闪动紫、金、青三色光辉。

这法坛,便是雷俊修行得道的根本法门《正法真一大道经》所成就,乃诸法之基础。

雷俊修成八重天神庭境界后,得天师府所传《正法真一大道经》全部七卷。

修行之下,合一贯通。

以这法坛作为神庭核心枢纽,这方内景宇宙,便开始渐渐不断壮大。

分居两侧,一模一样全体齐全的诸法门符箓,闪动光辉,皆有自身轨迹,徐徐运转。

雷俊本人静静打坐吐纳存神,体表在这一刻亦开始浮现紫、金、青三色光辉。

其肌肤有瞬间温润透明如玉,接着恢复如常,然后再生相关变化,如此不断循环往复。

那仿佛镌刻赤红铭文的清气从紫葫芦中飞出,被雷俊吸收后,紫葫芦闪动光辉,化作点点流光,自动在空气里消散。

而清气被雷俊吸纳后,便落入他神庭内,开始不断地加以炼化。

在这清气影响下,雷俊神庭的变化速度,赫然开始加快。

“祖劫化生,九万九千余梵炁。赤书焕发,六百六十八真文,因混沌赤文而开九霄,纪元洞玉历而分五劫。天经地纬,巍乎造化之宗。枢阴机阳,卓尔雷霆之祖……”

雷俊默诵道经宝诰。

梵炁仙葫所成的清气,同时向上向下分两方,贯通他的神庭。

一上高上云霄天外。

一下经纬造化之宗。

伴随这个过程,雷俊的神庭不断得到扩展和完善。

同时,这一方面内景宇宙,也不断同外界真实宇宙天地共鸣。

他的神庭,这时像是当真一分为二,上下对照。

仿佛互为倒影。

同时,亦与外界真实宇宙对照。

雷俊修炼之下,对天地自然之理与本身道法意境,皆有更深入的领会。

晚上,夜空星华流转。

雷俊静修,神庭中向上的高妙部分,恍若化作九霄星天,可见星光点点。

而到了白天,他同元墨白、唐晓棠打过招呼后,不惊动府里其他同门,悄然向下,入了龙虎山下地脉。

在地脉中,雷俊静坐在灵气长河汇聚奔腾之畔,默默体悟气运流转。

在这一刻,山河大地于雷俊眼中,如同整体。

而这个整体,亦有转动挪移之道。

源于其中的海量元磁之力,开始在雷俊眼中变得清晰起来。

所谓经纬造化之宗,不再不可琢磨。

共鸣对照之下,雷俊体内神庭中向下的沉凝部分,仿佛九渊地核,可见元磁道道。

便在这日夜交替,天地翻转的过程中,雷俊体内的神庭内景,由最初的粗疏雏形,开始越来越稳固分明。

“嗯,开始有些大致模样了。”雷俊微微颔首。

接下来,就是不断积累,令星空和地磁愈发完备,也令整个神庭内景愈发壮大。

直至最后成就神庭中景那一刻。

框架定好,接下来便是些静心修持的水磨工夫。

梵炁仙葫,除了帮他更顺利奠定框架,未来还可以缩短修行所需时间。

雷俊接下来的日子里,都留在山上。

除了履行自己高功长老的职责,协助唐晓棠、元墨白等人署理府中事务和教导徒弟卓抱节外,便是自己静心修行。

这一年夏天,雷道长迎来自己五十岁生辰。

而他的大徒弟卓抱节,授箓后不足四年的时间里,成功结成元符,臻至道家符箓派四重天修为。

其进步速度,堪称极快。

不过雷俊等人都没感到意外。

这头滚滚天资过人,尤其是肉身方面的本钱极为厚实,之前修行进步迅速,是他兑现自身根底的过程。

只是符箓派四重天元符境界,相较于命功,更偏于神魂之性的修持。

所以卓抱节的新手福利暂时告一段落。

“戒骄戒躁,稳扎稳打,不要因为接下来修行没先前那般畅快就心生焦虑。”

雷俊看着面前的小家伙一身毛茸茸露出深红道袍袖口领口:“也不要惦记着将来五重天道宫境界时,重新偏向肉身命功修行,你又可以迎来好日子,须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任何时候先走好眼前脚下路。”

卓抱节神情郑重,一板一眼,两只小爪在胸前合拢,朝雷俊行礼:“弟子谨遵师父教诲。”

雷俊微微点头。

或许卓抱节未来有别的机缘也说不定。

但在接下来修行期间,他心境自当保持平稳为宜。

对面小熊又说道:“师父,关于本命第一法,弟子想选踏罡步斗。”

雷俊颔首:“好。”

倒也不纯是雷俊他们这一支的固有传统,整个天师府上下,踏罡步斗都是选取概率最多的几大热门之一。

而对偏向肉身命功路线的卓抱节来说,踏罡步斗更是最合适他的本命第一法。

先前三重天自创噬灵符后,这滚滚到四重天境界时重归正统路线。

虽然,他坚持不化人形,迈步拜斗朝真的模样,看上去有些喜感……

“抱抱师侄登中三天修为层次了?”楚昆这两天回到山门,见雷俊教导卓抱节修炼踏罡步斗,不禁笑问。

卓抱节绕行醮坛一周,还原本位,停下脚步,然后规规矩矩向楚昆行礼:“师叔。”

雷俊:“回来得比预期晚,亲族迁家之事不顺?”

楚昆先摇头:“那倒没有,因为一些旁的事,略微耽搁了些时日。”

他问道:“大师兄这会儿在忙什么?”

雷俊:“应该在自己静修,没有闭关。”

他吩咐徒弟卓抱节接下来静心修行,然后同楚昆一起出了宅院,前往王归元住处。

王归元见楚昆回来,问道:“三师弟这趟回来得晚了些,没事吧?”

楚昆:“师兄放心,没碰上什么危险,我这趟回山稍晚,是在沿海地区多待了一段时日,协助赈灾。”

师兄弟三人落座后,他言道:“这趟东海发生巨大变故,海啸连连,沿海地区受扰很大,幸好朝廷有安排人手早做准备。”

不过,也不是没有问题。

些许贪腐,不出意外还是有的。

甚至影响了赈灾,所以楚昆留在当地协助护堤,防范海啸,以至于回山晚了。

同他一道的还有方岳。

方岳本是打算返回建业继续新学宫开办事宜,这趟同样留下来帮手。

于修行者而言,平民赈灾粮米倒是不如何。

但用于加固海堤拦截海啸的物资中,不乏用处巨大的天材地宝。

事后唐廷帝室方面总体来说,处置态度严厉。

不过,另一方面……

“天龙寺的一些大师,胃口也不小啊……”楚昆一边说,一边悄然观察王归元的神色。

虽然当初在楚族时没少听长辈或者年长同族讲天龙寺的是非,但这趟亲身经历还是叫楚昆感到意外。

海堤绵长,除了官府中人,还有其他地方势力也做护堤赈灾事。

余杭、明州以北,松江等地,基本上是苏扬两大地方力量楚族和天龙寺负责。

结果,同样也出了新闻。

雷俊闻言,看王归元一眼。

王归元神情如常,并不意外的样子:“人数多么?”

楚昆:“已确认的不多,只少数几人,但是负责带队的法平大师,和其后赶来处置相关事的妙慧长老……嗯,比较关爱门下弟子。”

也就是护短,甚至可能包庇……雷俊了然。

那样一来,到底有多少人牵扯,就不好讲了。

可是,有个问题。

“天龙寺的修行,是佛门发愿一脉……”雷俊转头看向王归元。

王归元慨叹一声:“人有不同,愿自不同,发愿还愿,并不总是种善因得善果,当然,说全无影响是不可能的。”

雷俊:“看上去,影响不很大。”

法平和尚虽不及法明,但同样是上三天层次的天龙寺高僧,乃此番携寺中弟子护堤赈灾的带队长老。

至于妙慧长老更是同妙心方丈及妙空、妙意长老同辈的天龙寺宿老,足足八重天的修为。

雷俊禁不住怀疑,他们是一直如此,还是慢慢变化成现在模样?

“人有不同。”王归元重复了这句话:“这些年,听说寺里风气还略好了些。”

雷俊顿时想起王归元当初对妙心方丈的简单评价。

他若有所思:“妙心方丈,好处置此事么?”

一旁楚昆也想到什么:“妙慧长老的恩师,是天龙寺太上长老云晦大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