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唐朝 第八十二章甘霖(上)(2/2)

    唐朝观察了几天,现云层很高远,现在手上这些炮火恐怕不能将干冰送入云层,所以才选择了尼山顶上,叫人将炮火都运了上去,为的,不过是缩短一点距离,增加成功的、可能行。

    尼山虽然不高,光秃秃的,但终究还是有一千米左右的海拔,加上干冰很轻,估计那些用做礼炮的炮火**这样轻的东西,一千米该**得到,到时候,从地面算起来,不就是两千米左右了吗?

    呵呵,两千米左右就可以接触云层,,最好是击中左边那片蓝黑色的云朵。

    其实,很多云层,并没有达到两千多米的高空,但是山东大旱,云层高远,不然早就下雨了,这就给唐朝求雨增加了不少的难度。正常情况,只要有几百块干冰**进了云层,立马就会下雨,至少顷刻之间大雨如注,骗骗皇上是没问题的,至少这条命是能保住的,但担心的就是云层太高,干冰达到不了所需的位置,只能降点舞水,那就麻烦之极。

    不过,现在的形势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只见边上一堆大约有二百个麻袋,已经凝结成了干冰模样,知道这是舍瓦穷一日**之功弄成的,看他现在闭目沉睡的样子,知道了他已经用尽了全力。

    哎,心中叹息一声,专氏五虎再努点力,到午时三刻的时候,只要能有三百个干冰麻袋,也可以试一下运气了。

    这样的时候,唐朝心中也是忐忑,知道自己的小命,全看在老天爷眷不眷顾自己了,只得吩咐专信该怎样炮,该怎样装火药,该向哪些云层炮,并且和他约定,以午时三刻为限,七十门大炮火一直不停的**干冰,务必要使下雨如注为止。

    一切吩咐妥当,唐朝有些恐惧走上尼山,身后跟着门下省的几位官员,都算是自己的下属。

    这些事情,唐朝自然也不避他们,毕竟,他们和自己,都是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他们现在也很无奈,只好听天由命了,要是皇上不来,还可以搞假,骗骗皇上,毕竟,事是死,整理布于。事不也是死,没什么分别,能骗就骗,但现在显然不行了,因为皇上亲临。

    唐朝上尼山的时候,悟清真人正给他沐浴更衣,穿上了宽大黑亮的道袍,笈扎得高高,厚底大棉鞋,黑水弹墨裤,拂尘轻扬,宛然是个有道之人。

    而这个时候,李隆基已经用过公孙礼殷勤弄好的午膳,銮驾正上山来,身后跟着李林甫、韦坚这些朝廷大员,是来看唐朝求雨的,其实是错了,他们大多数的人,其实都是来好戏的。

    李隆基君无戏言,要是午时三刻没有雨,那唐朝的这条小命,是要当众砍下来的,毕竟,不的别的,就是一条欺君之罪就当诛!

    李隆基坐在一张宽大的轿子上,拉开了轿帘,观看尼山风景,对身边的高力士笑道:“尼山景物幽绝,甚有情趣,你不觉得吗?”

    高力士就道:“皇上的是,奴才还以为,尼山是孔圣人的故乡,所以多受世人景仰,而今皇上一来,尼山必当更加有名。”

    “哈哈,那是当然啦!”李隆基得意的一笑。

    就在这个时候,午时将届。

    唐朝早已经在龙王庙里安排香案,焚香祷告,翩翩踏步。

    他踏的是罡步,学自悟清。

    当然,悟清也清楚,他现在打的逃跑的主意也行不通了,所以只有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唐朝身上,希望真如这小子所,龙王真的在晚上托梦给他,让他求到雨,自然将压箱底的功夫都教给了他。

    道家的步法异常的神妙,即使你亲眼见道者施法,但不得传授,也不明其中的诀窍。原来,悟清的步法,是来自伏羲六十四步法,相传是周文王在囿里推演而出,后世奉之为经典的八卦步法。

    每一步踏出的时候,就是一个方位,并且不能错,“明夷”不能改为“岿伸”,“大酉”也不能误踏为“乾济”,否则的话,一步踏乱,就会经脉错乱。有点像“临波微步”,也是走的八卦的路子,只不过悟清所教,比临波微步淳朴得多,少了许多临敌的变化。

    毕竟,这只是道人做法的时候所用,并不是一门特殊的武功,所要追求的,就是踏出罡风,使四面的灯烛都明灭不定,追求的就是一种神秘的效果,使李隆基这样的人误以为唐朝正和天上的龙王在进行着某种神秘的交流。

    而且,唐朝虽然不得了悟清的真传,但轻功的底子在那儿,竟是像模像样。

    李隆基到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跪下迎接车驾,但唐朝却如中了邪一般,自顾自的踏着罡步,拂尘挥舞,手臂夭矫,像是在做法,根本没把李隆基当成回事。

    李隆基今天上山来,也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思,见大家跪下,把手一挥,叫声“众卿平身”,然后就走下銮驾,打量着正在装神弄鬼的唐朝。

    这个时候,新修的龙王庙里泥土未干,但十八个青衣小童的手里都托着一盏油灯,分两列站在神案边上,露出神像前一块大的空地,供唐朝祈祷求雨。

    唐朝的脸上满挂着黑**的符,写着早已经绝迹的鸟形文字,不知所云,明晃晃的白日之下,随着唐朝诡异的踏步,显示出一种神秘难测的气氛。

    所有的人都屏声息气,害怕惹怒了神灵。

    龙王神像的脸是刚刚才上的色,显出龙的狰狞和雄伟,而且两只眼睛,是唐朝用身上带的两颗宝石做的,而且是他亲手安上的。

    哼,给龙王安眼睛的时候,唐朝就想,这样好的东西,走的时候还要带走啊!

    送他这样重礼的人,竟是李林甫,当日他求自己给他出面奏章仇兼琼一本,用的就是这个礼物来打动的唐朝、

    龙椅早已经搬来,李隆基悠闲的观看。

    现在他的眼中再没有嘲弄的神色,反而有一种佩服。这小子,年纪轻轻的,想不到定力就这么好,就这样小丑一样的跳一番,难道真的就能求到雨?

    哼,也不找面铜镜看看自己,居然不让求雨的玉真观法师求雨,自己居然上去,济得了什么事?

    不过,现在距离午时三刻已经很近了,这小子踏步的身形之中却绝没有一点错乱的迹象,他的心很定,他为什么会如此自信?

    哼,要是求不到雨,朕会立即砍了他的头!

    他不怕死!

    也就在这样的时候,李隆基的心里,也升起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这小子到底会不会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