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演唱会风波和粤语音综(1/4)

前世,在各大电视台的晚会被观众们吐槽的时候,却有一家电视台,没请明星,不靠小品,播出的晚会竟然屡屡获得9分以上的评分。

让他们备受好评的节目,还是在其他晚会中,最不吸引注意的歌舞类节目。

这便是某中原电视台推出的奇妙游系列晚会。

凭什么呢?

凭借对传统美学的尊重和复现,凭借现代技术对舞台表现的加成。

具体做法是,靠强大的华夏审美,提前做好特效,将单纯的舞蹈变成特效画面和实拍结合的视觉盛宴。

这难吗?

那些特效一点都不难,难的是思路——

从现场晚会到电视机晚会的转变。

打个比方,之前传统的晚会就像话剧,都是现场演出;

而奇妙游系列的晚会就像电视剧,有剪辑,有特效,有更好的镜头调度。

按理说,前者更适合现场观众,后者更适合电视机前的观众,而春晚的观众明明主要通过电视机收看,但思路一直是话剧直播。

苏哲参加春晚彩排时,突然想到了这件事,但他又没有负责某个电视台的晚会,便想到了自己的《中国风》专辑。

所以他向严喜玲提出,找到舞团和特效团队,进行编舞,做好画面设计,并在《华夏歌会》的舞台上展现。

经过一个月加班加点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只待苏哲加入彩排。

而且由于需要提前剪辑,所以也需要录制苏哲的一部分画面,所以苏哲立即加入了彩排。

舞团有很多熟人,苏哲和他们打招呼后,谈起春晚:

“我春晚的舞蹈,你们也要好好做,那才是大场面呢。”

编舞老师开玩笑道:

“我对春晚都没兴趣了,还是你演唱会场面大啊,我还是第一次用特效,效果太好了!”

“是吗?我看看!”苏哲很感兴趣,连忙找到负责特效的顽皮猴子影视特效公司。

他们是国内前三的特效公司,最突出的优点是国风建模和特效。

很多特效公司技术水平很高,但审美水平不行,又被国外的影响太大了,怪物建模一股欧美味,服饰和建筑不是倭味就是棒味。

相比起来,苏哲更喜欢顽皮猴子的风格,见到负责人后,便迫不及待地问:

“猴总,我看看处理好的特效片段。”

顽皮猴子的老板不姓候,但外号猴子,大家都叫他猴总,苏哲也这么叫了。

猴总是个典型的理工男,看到苏哲后,没有多寒暄,立即给他演示处理好的特效片段:

“这是飞天,服饰都参考了敦煌壁画……”

苏哲认真看着,感觉十分满意,不比前世差,笑道:

“多谢猴总,你们辛苦了。我能预感到,一旦播出,观众们绝对会爱死的!”

猴总摇摇头,很认真地说:

“不,技术上没什么难度,关键是思路,只有你才想到用这种办法拍演唱会,观众们会爱死你。”

苏哲和他互相夸了一通后,提出了一個请求:

“猴总,有件事需要你帮忙。”

“苏总请说,我一定尽力。”

猴总好奇地看着苏哲,看到他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心中一咯噔,不清楚到底是多冒昧的请求。

苏哲咳嗽了一下,小心地说:

“能不能给我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签个字?就写这个演唱会项目。”

猴总:“啊?”

周围的舞蹈演员们:……

社会实践?这是什么玩意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